从南尖岩往遂昌基本是一路下坡,当然也是山路,在弯道处还是要小心,途中我们就见到两辆车头相撞的交会车,有一辆车头完全损毁,非常厉害。因此我们还被小堵了一下,幸亏交警已经到了,道路得以疏通。这也提醒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交通安全,我们总体开得很小心的,所以从无事故发生。大概用了一个小时到了独山古村。
独山古村属于遂昌县焦滩乡,距县城57公里,全村面积13.4平方公里,现有住户216户,750人,散居在13个自然村。因独立于乌溪江东岸的天马山而得名“独山”。原来天马山两端有寨墙拱卫,古道由寨门出入,形势险要,因而称为“独山古寨”。南宋时始成村落,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明嘉靖年间村人叶以藩中进士,官至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一时文风卓盛,名士辈出,村容大壮,民间称为“独山府”,现在古寨保存的明代一条街,还可见当年的辉煌。一座财神庙、一个祠堂、一个旌节牌门、一座古牌坊,默默地叙说着当年的许多故事。

独山村背靠这座大山

村口墙上大幅全景图

村口广场(兼做停车场)边已有500多年树龄的两棵古香樟树

广场边的凉亭

玉瓯亭
亭柱对联:汲取龙涎烹雀舌 坐视天马话衰兴

步入明代一条街

位于街口建于晚清的财神庙

庙内天井有100多年树龄的罗汉松

天井另一边的100多年树龄的金桂树

一进三开间的财神庙,庙不在大有仙则灵
叶氏宗祠,建于明代早期,原址在村东南寨墙外,屡破屡修,康熙年间被风雨摧毁,雍正十二年迁徙至现址重建,经几十年重建完成,光绪年间又经改建成现貌。解放后宗祠用作小学和仓库。1985年村里进行了维修,现在兼做独山村文化礼堂,内有古戏台。

祠堂正中是报本堂

正堂左侧古戏台
葆守祠
建于晚晴,位于叶氏宗祠右侧,中间有通道连通。主人为纪念其养母(丫鬟)而建,系叶氏宗祠的支祠,为“叶氏家庙”,兼做家塾“独山学堂”。

叶氏家庙正堂

独山学堂学生座位

另一边学生坐席

葆守祠也在明代一条街上
旌节牌门,建于清乾隆十年,青砖结构,系叶姓大屋门墙,做成三间四柱五楼式牌门,今门内大屋于早年改建,牌门上部三个楼已圮。旌节牌门乃褒奖郑氏夫死守节27载,励志冰霜,善事公姑,教子成名。地方乡绅交相推崇节妇懿行,于村中竖坊褒扬,并送入县城节孝祠配祀。

现存的砖雕还是十分精细,中间是“旌节”两字
叶尚同民居,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两厢式,面阔17.53米,进深26.69米,面积375平方米,由于年代久远,梁架毁损严重,2010年县文管会组织了重修。这是围墙,一人多高的墙基是巨型卵石堆砌而成。

正门,砖雕门楼刻有“阜毓南薰”
石牌坊背面,整个石牌坊三间四柱五楼歇山顶构造,面阔7.3米,高8.4米,文革中得以幸存,距今已近450年了,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天马山脚下的明代古井

村里的墙基本都是这样的结构

街上的古商店

现在的商店

小巷深处

靠山吃山,道路都是大卵石铺就

游客们似乎穿越了时空

一块损坏的石碑“双节孝”?

通向山上的小路

我们平时吃的吊瓜子,就是这种瓜的子,这里农家在门口晒着

山坳里的农田,农民正在割稻

村子面对天马山

祝愿独山人美梦成真!
独山古村现在还没有完全开发,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的。当年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时,也常光顾此地,并与叶澳结为挚友,同游遂昌的山山水水。我们漫步在无数大卵石铺就的古街上,似乎通过时光隧道回到了数百年前,这里深厚的人文积淀,经动乱得以幸存的石牌坊,告诉我们这里人们的崇文、淳朴,坚韧。但愿他们的明天更美好,历史的传承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古村不大,我们花了不到一小时,就游览结束了,接着我们就向遂昌县城而去。。。。。。。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