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开始避暑游的第八天了,将结束我们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的游程。从满洲里到海拉尔是一条301国道,路况很好,200公里路程慢慢开三个小时足够了。而且整个行程基本上一直驰骋在呼伦贝尔草原上,让我们不仅再次饱览了旖旎的草原风光,还有机会好好领会蒙古族的民风民俗和宗教文化。
离满洲里36公里有一个巴虎尔部落民俗游度假景区,较好的展现了蒙古巴尔虎部落的民族、民风、民俗的风貌,让我们与蒙古族兄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巴尔虎是一个以游牧民称而得名的部落民称,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他们最早在贝加尔湖东北部的巴尔虎真河(现在俄罗斯境内)一带,从事游牧和渔猎生产,后来不断迁徙,清康熙年间,有部分人被编入八旗,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的大片地区,又根据迁徙来到时间先后,分成现在的陈巴尔虎和新巴尔虎部落,我们参观的就是属于新巴尔虎部落。
我们行进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

进入景区路旁的陈列物

部落景区介绍

蒙古族的小伙子

迎宾请喝下马酒

蒙古族姑娘

过去蒙古族人用牛、羊骨记事

进门路边的各式路灯,第一个接待蒙古包

接待蒙古包内有商品供应

在这里享受蒙古包的乐趣价格挺贵的

演绎大帐——看节目的地方

里面大小蒙古包有上百个

成吉思汗祭祀包

成吉思汗的祭坛

当年跟随成吉思汗的功臣

在整张牛皮上写的成吉思汗介绍

巴尔虎大帐——过去部落的司令部

现在是购物中心

一位蒙古族姑娘正在结算

打大胜仗将军的行帐——金帐

进门一角展示蒙古族服饰

用具

帐内现在是餐厅

蒙古包里面的装饰

这是做客房的蒙古包

五人大客房

有的做餐厅

蒙古包标房内也有洗浴设施

在这片土地的最高点有几个敖包

这儿还有许多游戏项目骑马、射箭、篝火晚会等等,有时间体验一下也挺不错,就是价格都挺贵的,我们就看看了,继续草原的行程

来到贝尔湖边,贝尔湖大部分在蒙古境内,与呼伦湖有河流连通

长得多好的牧草

奶牛享受着它们的美餐

贝尔湖在呼伦贝尔草原西南部,已经接近海拉尔了
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

我们赶紧上车,很快下雨了

雨中经过被称为那达慕文化之乡的陈巴尔虎旗
草原上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在我们到达海拉尔近郊时雨停了,空气更加清新。我们经过一座山,发现一片寺院,决定顺路去看看。这是位于敖包山上的达尔吉林寺,是近年重建的,有一塔两寺。塔是藏传佛教的菩提塔,名为慈积金刚塔;两寺是既有藏传佛教佛寺又有汉佛寺。达尔吉林寺汉称昌盛寺,从这儿也能看到蒙汉文化的融合。我们的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寺前的广场停车场上。

远处看到一片寺院,位于海拔698.7米敖包山上

天王殿和寺前广场

蒙文汉文的《达尔吉林寺》记

汉佛寺之钟楼

寺前的鼓楼

巍巍菩提塔——慈积金刚塔,由塔基、塔身、相轮、刹顶组成,共九层,塔高88.138米

塔基由汉白玉砌筑成三级多边形莲花台座,塔身高51米,相轮29米,顶端塔刹由日、月和宝瓶构成,内供奉佛像
一万多尊

位于中轴线上的“三学庄严堂”(大经堂),汉佛寺称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三世佛像

位于主殿一侧的弥勒殿

主殿另一侧的观音殿

殿内是藏传佛教的样色

主殿走廊的转经筒

中轴线上主殿后的兜率尊胜殿(宗喀巴殿)供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

殿内墙上的装饰画

善说昌盛寺(佛学院)

利他光照院(活佛府)

活佛府是个汉式四合院,现在是佛教协会办公和接待外来僧众的地方
这个寺院也是要收门票的,所以里面游客很少,我们中有的不信佛也没进去,所以我也不想让其他人等得太久,匆匆看了一下,主要是想看看蒙古族寺院的情况,看来他们主要是藏传佛教。
离开达尔吉林寺我们进城去找饭店解决中餐,时间不早了,已经下午一点多我们找了家蒙古餐厅,再体验一下草原的风味。餐后两位司机把我女儿送到机场,把我们送到火车站,我们就结束了第一阶段的包车之旅,我们对两位司机服务很满意,希望他们生意越来越好。

海拉尔火车站外广场

海拉尔火车站

火车站检票大厅
海拉尔是呼伦贝尔盟的政府所在地,也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中心,我们因为只是路过,没有安排大的旅游点,后来我查了查网上资料,也有一些古迹可以看看,中国太大,好地方太多,我们是不可能都到的。现在我们就进入第二阶段自助游了,今晚乘火车明晨到哈尔滨。。。。。。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