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点半我们回到船上用中餐,船也驶离了巫山港,向三峡的最后一个峡段瞿塘峡进发。
瞿塘峡位于重庆奉节境内,东起巫山县的大溪镇西至奉节的白帝城,全长仅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却是最雄伟险峻的。其雄首先是两岸山势之雄,游人进入峡中,但见两岸险峰上悬下削,如斧削刀劈,山似拔地起,峰若刺天去,河道狭窄,最窄处仅几十米,这使两岸峭壁相逼甚近,更添几分雄气。尤其是夔门,河宽不到百米,但水流迅猛犹如千军万马夺门而出,造成“西控巴渝收万壑,瞿塘峡锁全川水”的险要气势。三峡大坝蓄水后,虽然水位上升了80多米,水势已不再汹涌,但夔门天下雄,依然景色诱人。

离开巫山,进入一片宽谷江面,两岸的山头也逐步升高

错开峡

江左为错开峡

错开峡山高约1000米

最高处海拔1500米

山峦起伏,巍峨峥嵘

临江较低处植被茂密,小山包上有住户

船驶近瞿塘峡

由下游上溯,江左为白盐山,右边为赤甲山

此处江面宽不足百米

赤甲山在阳光下发出火焰色,如同披着红色铠甲因而得名

近观赤甲山,尖尖的山嘴像只蟠桃,当地人又称为桃子山

白盐山、赤甲山两岸峭壁恰似大门,扼守川江,这儿正是夔门

我们的船已进入瞿塘峡江段

这儿水深还有近百米,所以当年江水汹涌澎湃的样子是见不到了

江面虽然不宽,但万吨轮通行无阻

白盐山之粉壁墙,摩崖石刻:民国孙元良题“夔门天下雄 舰机轻轻过”,李端浩题“巍哉夔门”

江对面就是赤甲山

这一段崖壁上有不少悬棺,已经历时2500多年

回头看夔门

这是夔门比较经典的画面

这是人民币10元上的夔门图案

这一幅更近似了
赤甲山上赤甲楼

瞿塘峡最西端处称为风箱峡,相传大禹治水时留下许多劈山烧火的风箱

赤甲楼附近还有古炮台遗址,在此镇守,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江边有游船码头

奉节东面的白帝山,山旁就是白帝城

白帝城现在成为江中一孤岛

白帝城西汉末年公孙述所建,他想割据,自号白帝,后被东汉光武帝刘秀剿灭。三国时期,刘备夷陵大战大败,退守白帝,一病不起,留下“白帝托孤”一段史话,使白帝城更加闻名全国

现在白帝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山顶的白帝庙隐约可见

当年白帝城地势险要,三面环水一面与白帝山相连,扼守瞿塘峡关

现在专架一座桥连通奉节和白帝城

奉节位于重庆东部,古称夔州,又名江城,已有2300多年历史

江边到处是新造的建筑

这段江面有700多米宽

这是江北岸

这是江南岸

连通奉节两岸的夔门大桥
夔门大桥2006.7.1通车,全长893米,主跨460米。桥面宽20.5米,双向四车道公路桥,是一座双塔双索斜拉桥

大桥的建成使夔门变通途,两岸过江不用靠船了

船经过奉节后太阳渐渐要下山了

夕阳余晖

我在长江这几个晚上,就今天有机会可以拍落日,可是太阳很快躲到山后去了

只见山那边泛起一片红霞

红霞映照下的峡江

水天一色,金光闪闪
天渐渐黑了,天空中还有晚霞

晚霞映照下的长江,多么幽静
长江三峡过了,我想拍的江上落日终于还是未能如愿,要拍必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拍,这样两边基本没有什么山体阻挡,可惜前一段时间一直阴雨绵绵,这两天天晴了,地形又不对了,只能以后有机会再说了,从巫山经奉节明天将到万州,水路大约155公里,三峡再见!
从明日开始,休博12天,陪同家人一行五人到东北漠河旅游,对各位博友回复不及时,先致歉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