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夜色中离开荆州,船行170公里,大约早晨5.30我们就到了宜昌段江面上。
宜昌是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古称夷陵,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之东口,是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线,也是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现有人口406万,城区人口160万。宜昌历史悠久,自古号称“川鄂咽喉,西南门户”,交通、军事地位十分显要。长江三峡之西陵峡就在宜昌境内,它西起秭归的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三峡最长的一个峡谷,以滩多水急而闻名的山峡。现在建起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后,这些原来的险滩早已淹没,但两岸的青山依然雄踞江畔,许多胜景还是令人叫绝。
晨曦中的宜昌长江大桥,建于1998.2——2004.12,全长1188米,宽30米,净跨960米,是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沪蓉高速在湖北境内的特大桥

江北岸建筑较少,已有一些丘陵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位于宜昌港烟收坝水域,这是西部引桥,全长2446.8米

宜万铁路长江大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与钢管混凝土拱桥组合结构,建于2004.2——2007

宜昌城区江边(南岸)

江北岸

这些高层建筑看起来刚建好

宜昌是湖北第二大城市,长江南岸延绵10多公里建筑很多

宜昌港到了

连通宜昌市区南北两岸的夷陵长江大桥,建于1998.11——2001.12,全长3246米,桥宽23米,是长江上唯一的一座三塔倒Y型单索面混凝土加劲梁斜拉桥

夷陵长江大桥主桥长936米,其跨度在同类桥梁中为世界之最

葛洲坝库区到了

位于葛洲坝大坝前两岸的建筑,当年10万大军建大坝,许多建造者就在宜昌落户生根了

我们船先靠在这个水上加油站加柴油

葛洲坝的发电机房就在办公大楼下方,大江、二江电站年均发电量160亿千瓦时

一艘下水的货轮从船闸中驶出

我们的船缓缓驶入三号船闸,闸室长120米,宽18米,可通行3000吨以下的客货船。另有一二号船闸,闸室长280米,宽34米供1.2——1.6万吨船队通行

闸室前门紧闭

后闸门开着,船驶过时我拍下闸门的内部结构

船驶入后后闸门渐渐关闭

后闸紧闭后,从上游通过底部输水阀进水将闸室内的船体抬高,上下游落差约20——27米

进水大约10分钟,闸室内的水位就与上游持平了

我们站在船上已经可以看到大坝顶部了

前闸门渐渐打开

前闸门完全开了,我们的船驶离闸室,过船闸先后总共用时约40、50分钟

葛洲坝由船闸、电站厂房、泄水闸、冲水闸和挡水建筑物组成,坝顶长度为2561米

回头看大坝

长江三峡出口到葛洲坝处,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扩大到坝址处的2200米

葛洲坝库区回水110——180公里,使川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西陵峡再也不是险象环生了

位于西陵峡口的下牢溪

江边的“三游洞”景区

唐元和十四(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同游此洞,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做《三游洞序》题于壁上,从此得名三游洞

这里的水已经很清澈了

西陵峡江段两岸青山

这一带山都不高,约2、300米

绿荫丛中山顶上不少建筑

由于有了葛洲坝,这一段长江水势也很平稳

沿江岩石节理分明,属震旦系标准地质剖面

峡江蜿蜒,青山如屏

江中轮船犹如一叶扁舟

南津关

南津关长江西陵峡东口,关处两山对峙,地势险要

此处江面仅200——300米宽

悬崖峭壁扼守江边

西陵峡江边的三峡人家风景区
三峡人家风景区面积14平方公里,以“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闻名,属国家五A级景区,可惜我只能在船行中看看外景

江边打渔船、小瀑布

瀑布分两面

西陵峡之黄猫峡

黄猫峡

西陵峡之灯影峡

灯影峡

老黄陵庙位于西陵峡中段九龙山麓,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纪念神牛助禹治水而建,以后历代都有重修

老黄陵庙背倚青山,面朝大江,就在三斗坪镇东头

西陵峡之毛公山,据说像毛伟人卧像

我觉得这山更像莲花山

毛公山脚下就是三斗坪镇

我们的游船即将停靠三斗坪码头
我们在中午11.30到达了三斗坪码头,上岸游览三峡大坝。下集再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