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中午在燕子矶登船,已经12点多了,放好行李,刚想上岸去拍几张码头照片,据说全船就等我们一行35人了,我们一上船,船就发动开航了,我也只能返回房内用中餐了。
我们乘坐的长江3号游轮,现在两层以上全部改造成两人一间的房间,有卫浴设施。我的房间在三楼,从窗户可以直接看到南岸,总体上是比较舒适的,与我以前曾经乘过的四---八人一间的游轮有很大提升。沿途仅南京长江大桥就看到五座。一夜醒来,已到池州,我们上岸当地旅游车、地陪已在等我们,于是开始了九华山一日游。
九华山位于安徽池州市东南,离我们码头大约1.5个小时的车程。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有99座山峰,主峰十五峰海拔1342米。唐代诗仙李白有诗赞曰“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山势峻奇高险,苍翠峥嵘,素有“奇秀甲江南”,“灵山仙境”、“莲花佛国”之美称。
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早在东晋时期九华山就有不少寺院,唐玄宗元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696--794年)来华求法,于九华山深处,觅一岩洞栖居修行。当时九华山为青阳县闵让和员外属地,金乔觉向闵氏乞一袈裟之地,闵氏慷慨应允,只见金乔觉袈裟轻轻一抖,竟遍覆九座山峰,闵氏诚心献地,并出资建寺,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闵氏先让子出家拜金为师,后自己也欣然皈依佛门,至今九华山圣殿中地藏王左右的随侍者就是闵氏父子。金乔觉驻锡九华几十载,唐贞元十年(794年),于99岁高龄,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僧众认定他是地藏菩萨化身,遂建石塔将肉身供奉其中,并尊称为金地藏,从此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世代受人顶礼膜拜。
我们到九华山才9点多一点,第一站就是化城寺。化城寺是唐代金乔觉坐化于此的寺院,被视为九华山的开山祖寺,虽历代都有毁损重建,但作为四大佛山唯一一座真人坐缸显圣的佛寺,1300多年来香火不断。我虽对佛教不甚了了,也敬畏有加,对于净化我们的心灵还是颇有益处的。

我们乘坐的“长江观光3”号游轮

南京长江二桥

南京长江大桥

正在建造中的南京高速铁路大桥

正在建造中的芜湖长江大桥

夜幕下的铜陵港

铜陵滨江区夜色

即将建成的铜陵公路铁路两用大桥

池州码头上的介绍

九华山云雾缭绕

雾气中群山郁郁葱葱

位于九华山中心停车场附近的庭院

九华山寺院众多,位于九华街附近的一片寺院

化城寺位于九华山中心,它是九华山的“总丛林”

门前广场上有塔娘娘遗址

现在供奉观音菩萨

化城寺前的放生池还是当年金地藏时的旧物

化城寺现在兼办九华山历史文物馆

当年金地藏在此坐化,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有关九华山博物馆的介绍

有关金地藏的介绍

金地藏佛像,左右随侍是闵让和父子,先入师门为大,所以儿子在左,父亲在右

清康熙帝手书匾额“九华圣境”,原件已毁,此为拓本

清乾隆帝御书横匾“芬陀普教”,原件已毁

陈列的明代贡品瓷器

五彩瓷和青花瓷

铜制香炉

精美的瓷盆和浮雕宝瓶

金地藏的僧帽和僧鞋(复制品)

明代的佛像

明代玉如意和提梁茶壶

清代的玉器贡品

罩在玻璃中的金地藏佛像

保存的有关化城寺碑刻

重修肉身殿碑记

顶部藻井的彩绘图案

彩绘镂空云龙纹万岁碑——明万历帝为九华山颁赐“大藏经”,九华山僧众雕刻此碑为帝祝寿,此碑以堆积岩雕刻而成

明万历帝圣谕

谛听——地藏菩萨的坐骑,它是一种瑞兽,独角、犬耳、龙身、虎头、狮尾、麒麟足,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

化城寺门廊

头进山门灵官和四大天王殿

这些建筑都是16世纪所重建,二进供奉地藏菩萨,四周就是九华山博物馆

雕梁画栋两边廊屋还有许多现代书画作品

过了天井是大雄宝殿,楹联:开山寺洒祭开山佛祖 僧地藏示现地藏菩萨

大雄宝殿三世佛 楹联:愿将佛手双垂下
摸得人心一样平

佛殿后面的观音佛像

最后一进藏经楼,藏有许多珍贵历史文物和6777卷明版佛经

化城寺位于九华山中心谷地,即九华街,南有芙蓉峰,北有白云山,东为东崖,西为神光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