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斯布鲁克到威尼斯大约400公里,但是因为是周日,高速公路有许多路段只有双车道,导游说,这一段会经常碰到堵车。还好,我们只是车速开不快,慢慢地从阿尔卑斯山脉向东南进入亚平宁半岛。途中不断见到位于山脚下的葡萄园,想来这儿产的葡萄酒肯定质量上乘。路上休息、用餐用去一个多小时,再加上有100多公里的小堵车,我们到达威尼斯外围,买进城票并等候当地导游来带队时,已经下午3:30了,再由地陪导游领着到达泻湖前的船码头,乘船进入威尼斯。

沿途的葡萄园

大片的葡萄园

葡萄园就在阿尔卑斯山脚下

欧洲冬天黑得早,我们开车进入泻湖码头时,天已渐暗了

到达进入威尼斯的泻湖码头,我们要上的船即将停靠码头

威尼斯也是意大利亚得里亚海的重要港口

船经过桥洞进入大运河

泻湖很宽阔但大部分水深不到2米,轮船必须行驶在航道中

又一条大运河

玻璃岛已近
岛上的罗马式教堂
当年马可波罗把苏州称为“东方威尼斯”,今天我们来到了真正水城威尼斯。威尼斯由118个小岛组成,以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面积7.8平方公里,据亚得里亚海口要津,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不通汽车的城市,目前岛上常住人口仅有5万。早在公元453年有人为逃避兵灾、海盗,开始在岛上定居,后来一度成为海上霸主,14、15世纪是地中海贸易中心,16世纪后逐渐衰落,1797年被拿破仑吞并,威尼斯共和国灭亡,直到1866年赢得独立后,正式成为意大利的一个地区。1987年整个威尼斯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我们第一站先到离岛---“玻璃岛”,参观这里精美的玻璃工艺制品。虽然东西很好,但总觉得不易携带,价格不菲,所以整团无人购买。

我们登上玻璃岛码头,晚霞满天,天色已暗

玻璃岛有许多专门生产玻璃工艺品的工场和售卖的商店

我们随导游进入一家工场

玻璃制品琳琅满目

这些金杯确实夺人眼球

玻璃制的挂件、佩件
晶莹剔透的中国龙
从玻璃岛继续乘船到达威尼斯本岛,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先参加自费游项目,乘当地一种叫“贡多拉”的小船游览水巷,领略这“水上都市”的风采。泛舟河上,水天一色,微波荡漾,星光闪烁,空气也显得分外清新。小船缓缓行来,两边古老的建筑,无声地告诉我们它们曾经的辉煌;一座座迎面而来的小桥,似乎在谦恭地迎接我们的到来。借着灯光,水面上的倒影婆娑灵动,注定是千年水城的传奇舞台。

贡多拉服务处

贡多拉乘船码头

船上看岸边建筑

我们从著名的“叹息桥”下经过,当年那些即将赴死的罪犯,走过此桥透过桥上的小窗最后看看外面世界,发出最后的长叹,“叹息桥”由此得名

贡多拉在小河中缓缓行来,迎面一座座小桥各有特色

两岸古老建筑大部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船老大娴熟地驾驭着小船

这儿水道更窄,大概不到3米

这座过河楼与我们苏州的过河楼十分相似(这应该是后来改建的)

“人家尽枕河”,威尼斯住户的主要运输工具就是船

贡多拉船长10.75米,寛1.25米,每条船可乘6人,已经成为威尼斯的名片
大约30分钟的游船结束后,由导游带着我们穿行在威尼斯的小巷之中。走在方整而圆润的石板路上,显得分外宁静,窄窄的小巷更增添了古朴而神秘的无穷魅力。咖啡馆、礼品店就在街头,一个个巷口转弯,导游不断招呼我们不要掉队而陷入迷宫。在小巷尽头豁然开朗,我们来到了有“欧洲客厅”之誉的圣马可广场。

有的小巷就在河边幽静平和

走到一处广场,广场中间就是当水漫上岸时,供游客在水中走路用的铁脚木垫(我前一次去时用到过)

宽广的广场似乎告诉我们当年的繁华

一座座小桥连接着多少古今人家

当街放几个桌子椅子(这是经政府批准,并要交一定费用的),坐下慢慢喝咖啡

街头不少商店还在营业

一只石狮雄踞街口

小巷走来,豁然开朗

圣马可教堂和右侧的总督府

圣马可广场入口处的守护神柱

总督府

圣马可教堂正面

位于圣马可广场南侧小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正中的钟楼

巍巍钟楼

曾经作为拿破仑行宫的“拿破仑翼大楼”东段

拿破仑翼大楼长170米

整个广场长170米宽80米,被拿破仑称为“欧洲的客厅”

拿破仑翼大楼底层现在是各种商店
大楼底层门口有许多精美的雕像
威尼斯匆匆游览约三个小时让我们领略了水城的风采。但是现在水对于威尼斯也成了致命的威胁,且不说大潮水常常水淹古城,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威尼斯会不会成为水下城,已经是现实的危险。岛上的居民大量外迁,许多房子无人居住,保养维修都是问题。我们衷心祝愿水城威尼斯永葆青春!

就在我们乘船码头附近,一个威尼斯五星级宾馆前的雕塑

我们即将乘船离开威尼斯的码头

码头上停靠的“阿波罗”号快艇

最后我们乘上这膄小快艇到达我们初次登舟的泻湖码头

当晚我们就入住位于威尼斯新城的RUBANO宾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