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就两个,福建土楼和武夷山。福建土楼总数有8000余座,散布在闽南山区,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它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盖上火烧瓦,经久不损。有圆形、方形和交椅形等多种样式,土楼可达五六层,供三代、四代人同楼居住。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其中永定县占三群两楼,其余的分布在南靖和华安县。这些土楼均处于福建西部、南部的崇山峻岭中,又以永定的承启楼和南靖的田螺坑为杰出代表。
我到了永定高北土楼群,参观了圆楼之王——承启楼,该楼是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客家圆楼,鼎盛时居住800余人。它依山旁水,从明代崇祯年间破土奠基,到清康熙48年竣工(1709年),三代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建成这座江姓家族之城。它直径73米,外墙周长1915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四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有40个房间,第三圈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三个大门,二口水井,占地5376平方米,具有防风、防水、防震、防盗、防匪等多种功能。1986年中国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的邮票,其中一枚注明“福建民居”1元的邮票,画面就是这幢“承启楼”,从此这楼就成了福建土楼的代表。
关于福建土楼还流传着一个传说,上世纪60年代末期,根据卫星拍摄传回的无数图片资料,美国有关方面发现中国东南部山区有许多疑似导弹发射井,这一发现困惑了美国有关方面和高层几十年,直到1985年,中国对外开放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旅游,才有美国谍报人员的一对夫妇,根据精确定位到了福建山区,看到了土楼,才发现原来这只是客家民居。他们到的正是被美国疑为核弹发射井代表性建筑的“承启楼”。
我们还参观了五云楼、世泽楼、侨福楼等土楼,都各有特色,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途中不时遇到有不少土楼

山边的方土楼

路边的绍兴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启楼

五云楼

世泽楼

侨福楼

承启楼大门

祖堂
祖堂外面三圈建筑

背靠青山

祖上曾考试中得魁首

内圈房间

外圈四层楼,内部走廊相连

防盗、防匪用瞭望、枪眼

土楼之间

侨福楼现在是旅游饭店(住宿、用餐)

面对大门

底楼餐厅、楼上住房

大门周边

五云楼建于清乾隆年间

外观还不错

里面已是危房

目前正在部分抢修

五云楼六世同堂

世泽楼是方楼中较好的

底层有不少购物店

楼中民居一隅

领导人曾到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