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遥还是晴天,距离王家大院也只有35公里,可是就在我们汽车行驶途中,天开始下雨了。到达时雨下得还不小,幸亏我们都带着雨具,也算老天为我们游览王家大院,增添了一些朦胧的情趣。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静升王家于清代康熙、乾隆、嘉庆年间逐步建成,占地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远比北京故宫15万平方米要大。它总共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五座古堡院落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开放的红门堡居中为龙,高家崖位于东面为凤,正好是“龙凤呈祥”。这两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4.5万平方米。两处对峙,一桥相连,都是全封闭城堡式建筑。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精深壮观。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上匠心独具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现在分别作为“中国民居艺术馆”和“中华王氏博物馆”供人参观游览。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先祖王实于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迁至静升。王家由农及商,人丁渐兴,读书入仕,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十七世开始发达建堡,到嘉庆年间达到鼎盛,道光年间开始衰败,子弟不争,荒废学业,挥霍无度,吸食鸦片,传至二十七代败落,诺大的高家堡就卖了970两白银,真是令人叹息!现在王家后人散布全国,有的已在国外生根,有许多杰出人才,事业兴旺。
我们虽然在雨中游,但确实被这么大的规模,这么精美的建筑所震撼,这怎么是大院呢,明明是城堡么!怪不得人们称它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呢!人们说,“黄山归来不看岳,王家归来不看院”,虽然略有片面,但是华夏第一“家族民居建筑群”,肯定是当之无愧的!
我只安排了两个小时,又在雨中,根本无法细看,连展馆也只在门前望了一下,实在太大了,心里暗暗想着,等以后有时间了,一定再来!
谦益雅评:
王家归来不看院 五巷五堡五祠远
气势恢宏堪皇家 败落却是一瞬间

王家大院入口处——高家崖大门

现在开放的两处城堡和王家祠堂占地25000平方米

敦厚宅——十四世王谦和住宅

门前的照壁

四合院

正厅屋檐下

正厅

后面高阁——始祖阁

内有始祖王实坐像

又一个四合院——两侧绣楼、正面房厅

院连院

院套院

敬祖堂——光前裕后

十四世王谦受经商致富,支持清廷平三藩,筹集粮草马匹获嘉奖,康熙六十一年赴京参加千叟宴,御赐龙头拐杖一把。

十四世王谦和,谦受三弟,曾任州同,后弃职从商,富甲一方,王家由此发达


1900年慈禧路过,在此住宿一夜,用过的雕花红木床

瞻月亭

通往红门堡的大桥

大院围墙,犹如城墙高达三、四十米

云桥

有地道联通

福寿享四合院

雨巷深深

品行兼优三连院

静升王氏上号史迹陈列

花园

城堡上的亭子(雨中拍虚了)

城墙很长

俯瞰下面的院落

一眼望去连绵不绝

木雕

木雕彩绘

各种木雕

柱头装饰

柱础石雕

六面体柱础石雕

阶前石雕

狮子滚绣球石雕

灵璧石

灵璧石

嵌在墙上的石雕雕



大照壁上的砖雕

砖雕——五福捧寿

山下仍住着居民的窑洞

红门堡的大门——现为出口处

王家祠堂前的孝节牌坊

太仆坊

王家造的文庙学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