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开显通寺向右沿着上山道路走了约500米,拐个弯就来到一个很大的佛字照壁前,向上是著名的108级台阶,爬上台阶就是菩萨顶了。
菩萨顶是满族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位于五台山灵鹫峰上。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471---499年),称“大文殊寺”。历代多有重建整修的,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重建,僧人法云见文殊显圣而塑成佛像,故称“真容院”。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敕改建大文殊寺”,蒙藏喇嘛教徒进驻五台,此寺成为黄庙之首。顺治十三年,清廷将其改为喇嘛庙(野史说顺治帝到此出家),康熙二十三年(1683年)康熙帝敕命“改覆本寺大殿琉璃黄瓦”,赐该寺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均须向大喇嘛进贡,还派兵守卫寺院。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至此,菩萨顶已成了皇家寺院,地位极其尊贵。
菩萨顶寺院参照皇家制式营造,殿宇上覆盖黄绿蓝三色琉璃瓦,金碧辉煌,雄冠五台,全寺占地9100多平方米,有殿堂楼宇110余间,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又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象西藏的布达拉宫,所以有喇嘛宫之称。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院内古树参天,石碑林立,优雅清静
。
在菩萨顶上俯瞰山下,无数寺院香烟缭绕,远处群山葱茏环抱,塔院寺白塔巍然挺立,人在此间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远眺菩萨顶---琉璃黄瓦十分醒目

两面分别是 满、汉文的大照壁
菩萨顶前108级台阶走过之后就可以消除各种烦恼
康熙题词:灵峰胜境
宋真宗:敕建真容院
天王殿
东侧的小白塔
四面佛小金塔
主殿---大雄宝殿
乾隆题词:心印毗昙
供奉释迦牟尼、东方药师和阿弥陀佛,佛前照片是十世班禅像
位于大文殊殿前的康熙题词石牌坊:五台圣境

大文殊殿
黄教的佛像与青庙的不同,佛像上有肩花
传说文殊像肩上戴一箭
妙现真容
僧舍
满蒙藏汉文龙纹碑
乾隆游五台诗碑
东院墙上的大悲咒
通西院的大乘门
香炉
消防用大缸
西院里的铜大锅直径2米深1.2米,共有四口,可供千人用餐

在菩萨顶上看塔院寺的大白塔
遥望黛螺顶
108级前的佛字大照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
鲁智深醉打山门旧址

下山途中经过罗睺寺
罗睺寺也是黄教寺院
罗睺寺内白塔
罗睺寺内的转经筒
经过大广宗寺
圆照寺
枝头喜鹊
汽车行驶途中拍的五台山

五台山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由于离北京较近,北京来的汽车特别多,这一天当我们在中心区游览时,上午有许多车都进不来。我们虽然没有登五台山的五个主要山峰,但主要的佛教圣地都到了,因为时间有限,也只能匆匆离开,驱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恒山脚下的浑源县城。
谦益雅评:
皇家寺院菩萨顶
百零八阶寻常行
四面佛显小金塔
遗憾未上黛螺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