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谒中山陵

(2012-06-28 15:00:49)
标签:

孙中山

奉安

中山陵

祭堂

三民主义

杂谈

    近日到南京,专程去了中山陵,拜谒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陵墓。

    我曾在上世纪80、90年代分别去过一次,已有近二十年未去了。孙中山先生一生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三民主义”的共和政体,建设新中国,历经坎坷,最终虽已建立中华民国,但尚有许多大业未竟。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他的英名将永垂青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犹在耳畔。

    中山陵位于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冈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1926年动工兴建,1929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至今已有八十多年。仍是人们纪念孙中山先生主要地方。

    整个中山陵从牌坊到祭堂的墓道共有石阶393级,8个平台,用苏州花岗石砌成,宽40米,长达375米,高低差73米,外形如平躺的一个警世钟。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步步向上,进入祭堂在中山先生坐像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谦益赠玉:

    三民主义已百年

    天地正气在人间

    可恨革命深人心

    民主却总难兑现

    奉和:

    民主科学两大旗,

    革命成功人心齐。

    如今科学大发展,

    民主落后勘叹息。

 

拜谒中山陵
步入墓道
拜谒中山陵
墓道在郁郁葱葱的钟山怀抱中
拜谒中山陵
墓道入口之“博爱”(孙中山手书)牌坊
拜谒中山陵
陵门
拜谒中山陵
陵门上方“天下为公”孙中山手书
拜谒中山陵
碑亭
拜谒中山陵
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所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石碑
拜谒中山陵
墓道
拜谒中山陵
1929年上海市政府献的奉安大典铜鼎,上面弹洞是抗日战争时,日军炮弹所留痕迹
拜谒中山陵
祭堂
拜谒中山陵
祭堂外观
拜谒中山陵
天地正气---  孙中山手书
拜谒中山陵
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
拜谒中山陵

拜谒中山陵

拜谒中山陵
祭堂内孙中山坐像
拜谒中山陵
浩气长存(孙中山手书)门内通墓室,平时不开放,墓室内下面埋有中山先生紫铜棺,上面有孙中山遗体石像
拜谒中山陵
祭堂顶部
拜谒中山陵
东西两边墙上刻有建国大纲
拜谒中山陵
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拜谒中山陵
祭堂边的石幢
拜谒中山陵
祭堂前的鉄鼎
拜谒中山陵
中山陵奠基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