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阿庚,谦益,德山,小小生和我一行五人来到洞庭西山,开始一天的登山活动。
我们从包山寺前山下出发,包山寺前有一牌坊上有一幅对联,上联“禅寺包山山包寺”,下联“太湖浴佛佛浴湖”,颇有禅意我等虽不是佛教的真正信众,但佛学讲究救世度人,扶危济困,此中禅意我辈自应体会领教。
过包山寺,沿着一条新修的山路向大昆山山顶进发,此处名叫毛公嵨,是碧螺春茶叶主要生产基地,现在有企业在此开发扩建。步步向上,环顾四周,我们已经在众多小山的怀抱之中了。虽然已经入冬,但任然是满目青山,枯草落叶间杂期间,山峦上呼吸,只觉得神清气爽。小路消失了,离山顶看看已不多远了,对我们的考验开始了,先是攀爬一层层的梯田,接着就是多年无人经过的山顶附近的杂树草丛了。我们面前到处都是荆棘野草,阿庚师年虽八十却主动为我们开路,不断在杂树荆棘中先趟出一点缝隙来以利我们随后者攀登,就这样我们在树丛中钻了半个多小时,总算安全地达到了山顶。眼前豁然开朗,见到了有人走过的踪迹,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眼下不用钻杂树荆棘丛了,毕竟比上山要好多了。经过了一段乱石坡,小树林,终于见到了一条路,这里已经是西山又一个碧螺春茶叶的产地天王嵨了。
沿着山路,我们来到了缥缈峰景区内的资庆寺。该寺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清末后逐渐荒废了,现正在恢复重建中。寺中录得明文徵明咏《资庆寺》诗一首:
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
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
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
归来烟月篇章富,乞舆幽人得细看。
近年来该寺香火日盛,可见千年传统总会有所传承的。
离开资庆寺到古涵村用中餐,我们五人品茶饮酒畅谈古今,十分舒心,特别是八十岁的阿庚,身健行捷,才识过人,为此行还前一日先来探路安排行程,真我辈之楷模也。
用餐后,我们又在古涵村中探幽寻访,小山村自有其天然去雕塑的魅力,我们看到了距今400多年的明代店铺,看到了古代上马石,更多的是我们与当地老人们谈论着过去的许多。。。。。
一天的游程,尽享爬山探古的乐趣,又有老友新朋的交流,既舒心又强体,如此登山活动真一大幸事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