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中缅边境打洛镇买玉器(游记)

(2007-04-10 22:42:33)
标签:

郑京鹏

中缅边境

打洛镇

买玉器

文化

分类: 散文杂谈
                 
         在中缅边境打洛镇买玉器(游记)
 
                 文/郑京鹏
   
    缅玉是出名的。到了缅甸,不买一点玉器回来,也枉自去缅甸一趟。没想到,我们出国在缅甸确实没买玉器,而在中缅边境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打洛镇买了一些玉器。
    那是五月底的一个中午,我们一行人正准备出国去缅甸。由于中缅边境的打洛镇太小,吃饭住宿很不方便,因此头天晚上便宿景洪市,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餐就匆匆乘车往打洛镇赶。一路上,导游为我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逸闻趣事,气氛很是热烈,三个多小时的路程不知不觉就走完了。到了打洛,已是十一点多钟。街上人来人往,在等着十二点开关过境,导游把我们安排在街边的一个玉器店里休息,便急急忙忙去办理出境的手续。
   刚进店,一位男店员便走过来对我们说:“在这一带,你们不用担心,可以大声地讲重庆话。”“为什么?,”我们问。他说:“这一带,四川、重庆两地的人特别多,而且很有势力,都是家乡人,有事可以帮助摆平。”我们将信将疑地看着他。他见我们不很相信,便说:“我们的老总就是重庆人,在中缅边境影响很大不信,我就去叫他来。”说完就走了。一会儿,进来了一位身材瘦小的中年男人。只见他面色黝黑,蓄中式三七分发型,戴一幅茶色眼镜,右手指上箍着一枚金光闪闪的戒指,左乎腕上戴着?个看上去质地不错的玉镯,上身穿一件白底黑方格子花的短袖衬衣,下身穿一条灰色长裤,衬衣的下摆扎进裤腰里,脚穿蓝色丝袜,外套?双带网眼儿的皮鞋。
    他一见我们,便说:“刚才听说来了重庆人,我也是重庆人,你们是重庆哪里人?”
    我们中的一位谨慎地回答:“重庆忠县。”
   “喔哟,看看,越说越近了。”他摇晃着头,“我们原来是家乡人,我的老家就在官坝下面的陶关桥附近。我出生和成长虽不在忠县,但我的老辈人出生在忠县,忠县是我的家乡。见到家乡来的人,感到十分亲热。走走,进屋去坐。”接着,他就把我们让进了商店门市里面的一间小会客室,安排我们坐下,并亲自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茶水。我们坐着喝茶休息,他坐在我们对面,说:“你们遇到什么困难,找我。我爸是边境那边?所中等学校的校长,我妈是那边海关的关长。我是加入了缅甸籍的,是到这边做生意。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看他知道忠县官坝陶关桥这样的小地名,我们?行中已经有人相信他是忠县人了,便告诉他:“有县委的、人大的、政协的。”
   “哎哟,是家乡首脑机关的。那好,不瞒家乡人说,我有自己的矿场、加工场和商店。钱我是有的,我想为家乡建一所希望小学,地址就选在望水乡。”
    在望水乡修希望小学,多么诱人的字眼!我们中的一位指着我说:“他就是分管教育的,在县人大当副主任。”接着又指着另外两位说:“他是县委的副书记,他是县政协的副主席。”
    “哎呀,家乡的父母官来了。我要办一个招待。今天中午我请客。”我们一再椎辞,说中午十二点要过关,时间来不及了。他还是拿出乎机,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对方,他要订一桌高档点儿的席。接下来,他又叫我们写下自己孩子的生肖属相,他要给每位送一个用缅玉制作成的生肖塑像作纪念。我们写完之后,他对会客室外正在门市当班的女店员说:“骚多丽(傣族称姑娘为骚多丽,小伙子为猫多丽),来,按照这些生肖,拿?些玉制塑像来,给家乡的父母官作纪念。”接着女店员便把玉制的生肖塑像送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我们-见他如此热情,便问他今后回家乡建希望小学需要什么帮助,他说只要给予用车的方便就行了。然后,他热情地告诉我们,到缅甸去一般是买不到真玉的,最好不要买,谨防上当。接着,他又叫那位女店员拿?对假玉镯和各拿?对高中低档的真玉镯来,教我们如何识别真假和辨别好坏。他拿着手电筒,照着那对高档的玉镯说:“这才是好玉。玉有活玉死玉、老玉新玉之分。这是最好的活玉或老玉。你们看,这红块儿象猪血一样。象这样的玉,我是不摆在柜台上卖的,也不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站在旁边的女店员插话说;“我来这里几年了,还是第一次见老总拿出来给人看。”接着女店员的话,他又说:“其实,玉不是拿来戴的,而是拿来吃的。把玉拿来戴,是对玉(质)的慢性自杀。吃玉可以延年益寿。特别是你们当父母官的,吃了可以提神,增强工作效率。”
    “怎么吃?”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便问。
    “用猪油和鸡蛋调匀,将玉放在里面蒸,那浮在上面的油就是从玉中蒸出来的。吃这些油和鸡蛋就是吃玉了。”   我们中的两位还真拿出纸和笔,记下了猪油、鸡蛋和玉配方的比例以及食用的方法。见此情景,他说;“你们如果需要买玉,因为是家乡的父母官,我这高档的玉镯只收出场价,每个1200元(人民币)。象这样的玉镯,在公开的玉器店每个卖三千、四千不算贵。”
    因为他的一片盛情,按照他说的优惠价格,我们申的两位已掏出钱购买了两对。另两位因所带的钱在路途中用得差不多了,也按照他说的优惠价格分别买了一个。
    他见我们还有几位没有买,十分慷慨地说:“你们钱不够,我相信你们,每人只拿1000元的定金就可买一个,余下的200元回去后寄来就行了。”
    这样,我们一行中又有两位各买了一个。
    这时,导游回来了,叫我们去吃饭,饭后立即过关。
    老总说:“太遗憾了,订的席也吃不成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我们留下地址,离开了这家玉器店。
    后来,我们一行中买玉镯的人到其它店里去问,老板说“玉是真的,而且是活玉、老玉。”再问价格,老板回答得很巧妙,“你们认为值就值,你们认为不值就不值,只要买得满意就行。”
    现在回想起在打洛镇买玉镯的事,仍觉有趣。玉器戴在身上或者如那位老总所说蒸了吃,其矿物质对身体有某些好处,倒是可能的。,但是不是有那么大的作用以至于能延年益寿,还值得研究。我最佩服的是老总那种精明的营销策略。他是不是忠县人,真让人生疑。生意人,接触的人多,对一个地方的小地名记住几个也是常有的事。至于回家乡建希望小学的事,也叫人怀疑。只有给我们每人送的一块生肖塑像的玉,倒是真的,他似乎吃了亏。那还欠200元的同行者,是否将欠款寄了去,我没有问。那位老总是否来信来电催问欠款,我也不知。不过有一点儿应该相信,做生意的人,就整体来看,亏本儿的买卖是不会干的。
    还有一个谜,我们刚进店时,那位男店员怎么知道我们是重庆人呢?怎么叫我们大声地讲重庆话呢?也许是知道我们底细的导游事先告诉他们的吧。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熟悉、去了解、去探索、去辨别真伪。在中缅边境打洛镇买玉器这件事,就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留给我们许多的回味和思考。
                                       
               1999.6.7于重庆忠州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