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工作者2我不卖身。我卖子宫》难得一见的纯种港片

(2009-06-22 22:20:01)
标签:

香港电影

影评

杂谈

分类: 观影随想~~
自从97以后,优质港片是越来越少了。我想邱礼涛是压根儿没想过让《性工作者》到内地市场来兜兜生意的~~
想当年杜琪峰的《大只佬》在23届香港金像奖上又是最佳影片又让刘德华拿影帝,一经内地那帮“剪刀手”们一剪,《大块头有大智慧》让内地观众看的一头雾水。~~若要剪《性工作者》我看一部电影就剩一广告的时间了……

上一部《性工作者十日谈》,让人正视性工作者的职业,讲述了她们的生活。有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大致意思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这个职业一直被留下来是有原因的,有求才有供。我当时就震惊了,觉得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这部《性工作者2我不卖身。我卖子宫》,要讲的不再是这个行业,有点儿大胆到把政治也拉进来的趋势。

《性工作者2》让我联想起陈果回归三步曲的《香港制造》。同样描述大背景下社会底层人的生活。陈果讲的是那时候的年轻一代,邱礼涛则把镜头对准妓女这个招人嫌弃的职业。而同样,在故事背后都拖出一个时代下的现状。
97之后一大拨的香港人离开香港,还有一拨就是所谓的顽强的香港人,在经济萧条大裁员的情况下“港人救港”,影片中黄秋生就是这么个角色。而那时候的内地人却都想着去香港。以为香港满地黄金,去了就能发大财。于是女人,要么找个香港的半老头嫁嫁,要么,被一卡车一卡车的装去香港,成了香港人口中的“北姑”。(记得那会儿也老听大人们说有人去香港做妓女,把钱寄回家乡修路,半学校的故事,就像《性工作者十日谈》里的那个谁一样,她家乡人还夸她累)

几乎每个地方的人都有点儿排外心理,也就是看不起外地人。就像香港人看不起内地人,就想香港本地的妓女看不起“北姑”,就像黄秋生不愿意去听内地医生的课。

故事分三条线讲。之前三条线只是一环套一环的进行,直到最后,三条线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交汇。因为一个香港人和一个内地人的新生儿,公车一路不停,全部人去到同一个地方—“医院”!~~
电影后面~黄秋生怎么能为做那妓女的生意不辞职下车呢?现在不是流行香港人北上么~~不管是北上创业也好,追美女也好,或者追追美女顺便创业,创创业顺便追美女也好,怎么他就能下车呢~真是的

《性工作者2》,不拍大陆马屁,又有内容的纯种港片已经很久不见了。合拍片泛滥,齐刷刷都是大片儿~香港电影如果只是一味迎合内地市场和广电总局,那香港电影的辉煌可能一直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了。我们怀念地道的香港电影,本土的,即使有时候,要无奈放弃内地市场。~~但是值!因为我们需要真正的Made IN H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