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期末作业
(2009-03-27 22:59:33)
标签:
视听语言作业校园 |
分类: 我的作业 |
《李米的猜想》视听语言分析
片名:《李米的猜想》
导演:曹保平
编剧:曹保平
主演:周迅、邓超、张涵予、王宝强、王研辉
时间:2008年
关键字:《李米的猜想》、特写、提琴声、黑幕、风筝
提要:影片《李米的猜想》是大陆导演曹保平在08年自编自导的作品。影片前面几场都是由黑幕转场。第一场剪辑的频率很高,有很多处都有像之前一样有跳帧感觉的前后连接。镜头不断在李米的正面,侧面和后排不断变换的乘客之间切换。出租车开到立交桥上,镜头拉远,画面上出现一只风筝,风筝的头指着车子。原本以为这只是电脑特技的效果,没有特别的意义,其实到最后就可以知道,这是导演埋下的伏笔,这只风筝就是影片中邓超的替身,时时刻刻在注视着李米。他很想飞向她,但却被一根线拴着。一部好的爱情片不会是光光只讲爱情这一件事,还蕴含着一个社会现象。但无论从表演,剧本,配乐,剪辑还是镜头的运用上,《李米的猜想》都是近年来国内较少的好片。
影片《李米的猜想》是大陆导演曹保平在08年自编自导的作品,可以说,是近年来大中国大陆电影少有的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云南这个有“中国的金三角”之称的地方。而毒品,就是这部电影中只出过一次镜的主角。
影片一开始,黑色的银幕上两块朦胧的蓝色的光,白色的数字由近及远,叮叮咚咚的声音就像婴儿摇篮上挂着的安眠风铃发出的声音。银幕上的数字旋转带出工作人员的名单字幕。随后音乐转为类似藏族宗教的诵经,叮叮的敲钟声与之前的声音契合,给人感觉如梦呓一般。
第一场第一个镜头就是周迅扮演的李米的脸部大特写。之前的声音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李米仿佛就在耳边的吐烟的声音,这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一个镜头与第二个镜头之间,就像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中章子怡给先生做饭的那一段一样,有跳帧的感觉,仿佛乍醒。李米的呼气声合着手风琴的低沉,一阵黑幕之后,还是同样的极为同样的大特写,李米连着一连串的数字声音由轻到响,就像渐渐清醒。
这一场剪辑的频率很高,有很多处都有像之前一样有跳帧感觉的前后连接。镜头不断在李米的正面,侧面和后排不断变换的乘客之间切换。李米始终拿着烟,讲着她的故事,就像在对同一个人说,或者她只是在对自己说。影片第一次有第二个人说话是三分半钟的时候。一个穿紫色衣服的乘客,他的意思是让李米逃避,或许他的话就是观众想要说的话,又或者也是李米对自己说的话,而后来李米的回答显然说明她需要那些信,她的故事才只说了一小半,还没说完。
这一段的场景都是在一辆车子里。而透过车窗可以看到,外面马路上的世界一切都是慢动作,行人也好,自行车,汽车都好,都是慢动作,车里车外好像不在同一个时空。
电影第一个全景,出租车开远,这才交代了李米的职业,是名出租车司机。车开到立交桥上,镜头拉远,画面上出现一只风筝,风筝的头指着车子。原本以为这只是电脑特技的效果,没有特别的意义,其实到最后就可以知道,这是导演埋下的伏笔,这只风筝就是影片中邓超的替身,时时刻刻在注视着李米。他很想飞向她,但却被一根线拴着。
黑幕,然后又是和片头一样,淡出片名《李米的猜想》,这就解释了导演片头的用意。而想是一种心理活动,人的思维总是比现实生活的速度要快,这也同样解释了为什么车窗外的世界都是慢动作了。
可以发现,前面几场交代事情和任务关系的戏第一个镜头都是黑黑的。
这次黑幕之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一个女人的声音。然后同样是一个正面的近镜,带着墨镜的邓超,扮演方文。下一个镜头,两人坐在车里,方文身边的就是说话的王柠,扮演菲菲。在这一段中,菲菲一直在说话,而方文只是在最后很敷衍的问了句“他,他干什么的呀?”这就交代了两人的关系,方文并不把菲菲放在心上。
下一场的第一个镜头也是黑黑的,但后面是亮的,说明是在一个隧道里。李米依旧念着一堆数字,下一个镜头切到后排的王研辉和王宝强扮演的两个携毒者裘火贵、裘水天身上。至此,本片的主要演员都基本登场了。车子再次进入隧道,李米把方文的照片给他们看,出隧道就拿回来,说明李米并不想真的让人了解她的事。
又一次黑幕,又一次的“只闻其声”,但这一次画面是慢慢的变亮,表示这并不是效果,而是之前在隧道里。方文看时间,说明他约了什么人正在赶过去。而当菲菲说“这事儿我谁都不想说,没说了也没用。”方文说“是”。这就更表明了他对菲菲并不在乎,不想知道她的事儿,对他说了也没用。
当裘火贵、裘水天两人偷走了李米放在后座的杂志走到天桥上,镜头切到了方文这边,菲菲看时间,方文说“过了桥我下”,说明他约了人在桥上,而菲菲也知道。裘火贵、裘水天两人走向那个“长发男子”,然后是一个高空俯拍的交代镜头,交代了他们所处的地形位置,而他们在天桥上,说明方文约的人就是他们俩。
当那个人跳下桥幢到了方文的挡风玻璃上,一阵急刹车的声音,一个大特写,推镜头,方文的墨镜掉下来了,最后的内容里说和裘火贵、裘水天街头的人会带一副墨镜,墨镜也就是方文“马冰”这个毒贩的身份,而另一边,也是一阵急刹车的声音,李米差点撞上了别人,两人同样的喘气声,暗示了不在墨镜伪装下的方文与李米的关系,而方文在叫昏迷的菲菲的时候,光线暗到只能看见方文的轮廓,这也暗示了方文与菲菲的只有一个“轮廓”的关系。
裘水天手上的杂志掉下天桥被方文捡到然后两人逃跑的时候,当镜头切到裘火贵的身上,旁边总有个清晰的声音在叫“机票打折,机票打折”,这也为后来他要买机票留了伏笔。而这个声音总是在画面只有裘火贵的时候才出现,这也说明了在他们两人中,裘火贵占了主导地位。
李米开着车被裘火贵、裘水天两人挟持的那段,中间李米去加油站加油,音乐监制窦唯用提琴渲染紧张的气氛。镜头多数是近镜与特写,车窗里三人一致的眼神,油价表跳动的特写,裘火贵头上的汗珠,车窗外的老汉,李米用血在车门上写“110”……紧张的气氛顿时渲染到极致,让观众屏住呼吸,直到老汉冲去打电话才稍稍放下提着的心。
影片1个钟头07分钟,刚从警察局认完笔记出来的李米追着方文和菲菲到天桥。镜头一直跟着李米和方文,几乎都没有出现菲菲。柔和的阳光撒在他们的身上,李米就这样跟在方文和菲菲的后面,就这样一直跟着,一边跟一边背着方文写给她的信:“83天,我打算回去了李米,反正我也成为不了你们想要的那种人,只能普普通通了,我真没用,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很没用。221天,我就要回去了,李米。我现在算是一个有用的人,我都能看到我们未来超市的样子,你能原谅我吗。430天,我和以前不一样了,李米,也许我已经成为你父母想要的那种人,谁知道,我昨天在电视上看见昆明了,我突然一下子哭了,你还在等我吗李米。……”配合大提琴的低沉,光线与镜头运动的柔和,人物走路的律动,气氛渲染的恰到好处,然人看了揪心又掉不出眼泪,想要感慨却又不知道要感慨些什么。画面始终是方文在中心,而李米在右变角落,显得娇小可怜。周迅扮演的李米从开始的背诵到后来一边哭一边背,邓超扮演的方文始终皱着眉头,中间转身面对李米,对于这些他曾经写过的信女朋友能背出来,谁又能忍心让她这样呢,但是就像之前的那只风筝,风筝头始终向着李米,但被一条线栓着,即使李米说的每个字都打在他心上,那也只能瞅着眉头拉着菲菲往前走,一声冷笑,说不想要她了。
周迅的演技向来都没有人质疑。早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大明宫词》、《像雾像雨又像风》、《橘子红了》中就已经得到公认,而电影《苏州河》、《夜宴》、《女人不坏》中也都有不俗的演出,更是凭借《夜宴》拿下了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在《李米的猜想》中,周迅也把李米这个角色诠释的恰到好处,特别是在追着方文背诵信的内容那段,不需要太多眼泪太多动作就可以把观众的情绪引领到局中人的情绪当中去。与对初登大银幕的邓超来说,在影片中虽然表现的机会不多,但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王宝强延续了傻根的“个性”继续在此片中发挥他的特色。而扮演裘火贵的王研辉的方言演出使此片增色不少,可以说在表演上他是除了周迅之外对此片最具贡献的人了。
《李米的猜想》无可厚非是一部爱情电影,为爱找寻,为爱等待,为爱执着。但是一部好的爱情片不会是光光只讲爱情这一件事,还蕴含着一个社会现象。但无论从表演,剧本,配乐,剪辑还是镜头的运用上,《李米的猜想》都是近年来国内较少的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