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中国将引入存款保险制度

(2015-02-23 08:02:20)
标签:

存款保险

限额赔付

利率市场化

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性改革

分类: 改革探索

关注中国将引入存款保险制度

 

   实行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先决条件和必要程序。我国国务院的存款保险意见稿酝酿20多年终于出炉,向金融系统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理论上这固然可喜,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风险。

   银行限额赔付也有代价。银行必须缴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保费料将侵蚀银行利润和股权回报。巴克莱(Barclays)认为中资银行的保费金额可能与香港银行类似,平均为总存款的0.08%左右。该行称,如果明年年初开始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中资银行的净利润将下降1.5%,股权回报将减少约四分之一个百分点。

   存款保险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这一做法早已在发达经济体中得到广泛实施。美国于1933年创立存款保险制度,当时是为了应对二十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的银行挤兑潮。直到1991年,所有的银行还都执行单一的保险费率,不管风险高低。这实际上意味着风险较低、实力较强的银行补贴了那些高风险行为。不过,目前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实行基于风险的差别化费率,评估风险越高,保费也就越高。

中国国务院的存款保险条例草案没有透露很多细节,不过草案暗示,中国的银行存款保险的保费将基于风险评估状况确定。草案还指出,其他金融机构及银行高管的存款排除在存款保险的保护范围之外。基于评估风险的保费意味着,中国的大型国有银行将享受最低的保险费率。如果按0.05%的费率计算,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 2015年预期 利润的影响将在1.07%(对中国银行而言)和1.41%(对农业银行而言)之间。一些中小型银行的负担将较大。零售存款比例较高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可能需要支付0.11%的费率。

中国政府引入存款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率市场化。中国政府希望最终允许银行根据资金供求自行设定存款利率,而不是由政府来设定利率。届时存贷款利率水平将由风险认知情况确定。考虑到银行不断增加的不良贷款风险敞口令人担忧,中资银行需要增强风险管理能力。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尽早推行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加快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