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经济为何冷热不均

(2014-12-30 08:34:45)
标签:

经济不平衡

持续低温

欧元区

分类: 宏观经济

全球经济为何冷热不均

 

  近两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冷热不均,呈现新的不平衡态势。二十国集团(G20)第九次领导人峰会发表公报,指出虽然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长强劲,但世界经济复苏还相当缓慢,各地区经济增长仍不平衡。

  一、经济复苏步调不齐

  有分析认为,相比在金融危机时的“共渡难关”,G20成员国目前要达成共识并非易事。其分歧的源头正在于全球经济持续“低温”背景下,各经济体“冷热”不均的经济形势。作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美国的经济复苏之势已渐显明朗。根据美国商务部10月底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国内第三季度GDP增长3.5%,超出预计的3%。

  《金融时报》报道认为,这意味着美国结束了国内经济多年的低速增长,并摆脱了其他大型经济体近期疲软的响。

  相比而言,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却依然增长乏力,裹足不前。

欧盟委员会在11月4日发布的秋季经济展望报告中,将欧元区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1.2%调降至0.8%,并认为欧盟经济相对其他发达经济体而言“异常疲弱”。而在10月日本央行令人意外地决定扩大货币宽松规模后,日本媒体11月又放出风声,称由于担心经济可能脱离轨道,安倍或将推迟提高消费税。种种举措都表明,日本政府对国内经济复苏前景并不乐观。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下调了新兴经济体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增长放缓正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一批经济体的永久固定特征》。”《金融时报》在相关报道中称。

事实上,新兴经济体内部同样面临着分化。中国、印度、南非等国家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俄罗斯和拉美国家则表现不尽如人意,经济增长持续疲软。

  “金融危机之后,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类经济体表现差异很大,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称。

  二、结构调整尚未完成

  全球经济复苏“冷热”不均,症结何在?“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并没有完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雷达认为,下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不确定,是目前各大经济体经济形势呈现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在过去传统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下,美国经济复苏往往就能带动其他经济体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长,进而拉动世界经济整体向好发展。然而,此次美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政府支出的增加以及贸易逆差的减小,而外贸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能源出口。“美国的能源革命产生的是一种带动外围国家的全球效益,还是只是一种重振其制造业的国内效益,目前还难以确定。”雷达说,这也使全球整体经济复苏的前景充满变数。

  此外,经济增长步伐出现停滞或放缓的各个经济体也有各自的烦恼。

  “欧盟目前面临飞鸟各投林的局势,各找各的利益,不能同甘共苦。”沈骥如指出,欧盟由于本身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使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难以形成众力。乌克兰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相互的经济制裁,又进一步打压投资者信心,让欧盟与俄罗斯本就惨淡的经济再蒙阴影。

  对于日本而言,分析普遍认为,安倍用于挽救日本经济的三支箭,本身就只是一种试错,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本在国际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短板,也无法真正推动日本国内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因此效果甚微。

  新兴经济体则由于大多依赖发达经济体市场,以及自身结构脆弱、应对能力相对较弱等先天不足,因此容易受到发达经济体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局部问题也更容易积累成结构性矛盾。

   三、经济提速还需协作

  如今,虽然美国这驾火车头已经启动,然而由于各个经济体脚步层次不齐,全球整体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并不明朗。分析普遍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专家认为,作为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共同面临的深层问题,结构调整将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正如《日本经济新闻》在日前报道中所指出的,为了应对眼下经济的下行,各国和地区在采取灵活多样的财政和金融政策之外,还须推进结构改革,以提高中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