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房地产调控要有新思维

(2013-05-06 08:39:36)
标签:

房产调控

新思维

杂谈

分类: 宏观经济

 

 

北京、上海、重庆等20个城市公布了“国五条”落实细则,仍有十几个城市未按期公布今年房价控制目标。而已经公布的实施细则,除了上海和北京感觉比较严格之外,大多都缺乏实质性举措和操作性,一些城市的“细则”甚至不超过50个字。新国五条变通失效,再一次告诫我们房地产调控要有新思维、新举措。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住房市场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为例,到2012年底,中国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2.9平房米,同期中国的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这意味着,官方统计的城镇住房存量面积为234亿多平方米,这还不包括60多亿平方米小产权房以及一些单位的福利分房。保守估算,城镇存量房面积早已超过300亿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也就超过35平方米,已经接近德国、法国、日本上世纪90年代水平。即使未来中国加快城镇化步伐,每年房地产投资只要保持15%的增速,新房竣工量只要达到5亿平方米,就完全可以满足城镇化新增人口的住房需求。

这意味着,在住房市场供求量已经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强调热点城市的供需矛盾,不仅稳定不了市场,而且会极大地破坏市场预期。“国五条”引发的尴尬在于用行政手段一风吹、一刀切,背离地方实际。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今非昔比,我们却依然用老的思维来解决新的问题。而这样的调控思维,即使没有遭遇地方的软抵抗,对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也恐怕并无益处。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已经超过新房的情况下,房地产调控一定要从行政和短期思维走向长效机制,调控的重点一定要从增量房转向存量房,而且不能搞全国一刀切。北京等一线城市虽然需求依旧旺盛,但很多三线以下的城市住房已经出现过剩,一刀切的调控只会扰乱市场。市场已经不是昨天那个市场,投资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开发商就不要幻想昨日的疯狂重现,而是都需要面对现实,转换思维。管理层面对的是一个总体上满足了需求的存量为主的市场,而不是一个增量市场,政府目前需要做的是扎扎实实地去搞信息联网的基础建设,多用于房地产税等经济杠杆调控市场。而开发商则应调整经营思维,去适应房地产从卖方到买方市场的转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