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善金融环境,优化服务“三农”

(2012-07-04 09:08:09)
标签:

金融

服务

三农

杂谈

分类: 宏观经济

 

现在看来,我们北方地区落后是金融落后导致的,农业的落后也是金融落后导致的,所以我省应有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对策,农业才能加快发展,“三农”问题才能有最终破解的希望。

专家提出以下六个 “活化金融、服务三农”的新对策。

(一)增加金融网点,优化布局结构。过去的几十年里,农村设有三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行、农业信用社。金融机构偏少,资金供给不足,布局不尽合理。今后的四大商业银行、五大股份制银行、地方银行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民间银行都应向农村倾斜,扩大覆盖面和服务网。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部分在县里和大乡镇,村屯基本没有进入网络银行的服务和覆盖。今后应该优化服务,要增加金融网点,扩大金融网的覆盖面,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自身的布局。

(二)创新金融产品,加大扶持力度。我国的金融体制是官办国有垄断,缺乏竞争压力,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衍生品少。美国是集中精力搞虚拟经济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品过多过乱,走向了极端,导致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而我国在另一极端,创新不足,发展不快。为此要加大金融创新和扶持力度。金融网点,包括银行网点,除了办理揽储放贷的业务外,还应经营多种理财产品,拓宽服务项目,为企业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三)架构金融网络,提升服务质量。互联网年代,网络银行是发展的新业态,农村金融机构搭建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的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农村金融,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新农保推行后,数额不大但是农民领取难,就是农村金融缺乏网络便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四)解放思想,突破抵押担保的瓶颈。农村贷款难于产权不明晰,造成贷款缺乏抵押担保。今后银行信贷抵押物需要突破旧的框框和界限,农户耕地的转包收益、农民宅基地、农作物青苗、林地的林木都可以做抵押贷款。农村的担保机制也需要创新,推行联户担保、合作社担保等等。突破抵押限制,才能放大农村信贷规模,优化服务“三农”。

(五)提升合作社组织功能,推行银社对接。合作社的功能旨在提升分散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适应分散承包的小农经济与大市场相对接的需要。原来成立的传统的专业合作社需要拓展新的服务功能,转型升级。合作社要设定新的服务功能,如信用合作、典当合作、担保合作、保险合作、租赁合作、农民资金合作等等。要鼓励新建一批农业资金互助社,政策引导农民将资金集中起来,建立互助共济,分散风险。农业资金互助社是对农村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对于新建农资互助社出台四项政策予以扶持:第一在农资互助社开展业务工作,免征营业税、所得税;第二鼓励农民出资入股,加入农资互助社,限财政按照5:1,低收入农户按照1:1给予配股;第三对于新建的农资互助社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扶持,帮助其启动项目,并三年免息;第四对互助社前三年按贷款余额1%给予风险基金补助,按贷款余额的3%给予贴息。我们要抓住机遇,放大政策效应,壮大农村金融体系。

(六)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更多地从资本市场融资,改变融资方向,加快农村产业化步伐。发展农村资本市场,可以放开视野,可以让农户和龙头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这样能分散化解降低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为此推介优化资本市场融资的四个环节:一是辅导包装推介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融资;二是推进股份制农业在产权市场交易,股权变现融资,使得农民由地东变成股东,由地权变成股权,农民离地不失地,保稳定促发展;三是培养农村的明星龙头企业,经过国家批准,直接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四是引进社会资本,创建农业基金,将南方的社会资本引入到黑龙江,扶植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