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教育全球竞争力杂谈 |
分类: 教育文化 |
世界经济论坛自1979年以来,每年都发布一次全球竞争力的报告,今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刚刚出台,排名的结果是瑞士、美国、新加坡、瑞典、丹麦、芬兰、德国、日本、加拿大和荷兰分列世界前十位,中国今年排名为第29位。在世界经济论坛排名全球竞争力的113个指标当中,与教育有关的指标有16个,我们从中看出中国教育的贡献和差距,找到目标和动力。
一、从基础教育看竞争力。
2009年的统计结果表明,小学教育入学率方面表现最好的是哥斯达黎加共和国,以后依次是俄罗斯、日本、西班牙、希腊,中国排名在第6位。在小学教育质量国民满意度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芬兰、比利时、新加坡、瑞士和巴巴托斯,中国则排名在第三十二位。在中等教育毛入学率方面,中国的中等教育毛入学率77.3%,世界排名为89位,差距较大。
二、从高等教育看竞争力。
关于高等教育负载能力全球调查结果表明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例最高的国家是韩国,入学率达到94.7%,以后依次是芬兰、希腊、斯洛文尼亚,中国则排在第80位,属中等偏下之排序。在大学与商业界合作方面,中国排名列世界第23位。在选择评价高等教育竞争力时,世界经济论坛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也纳入其中,在这项指标评比上中国列世界第50位。管理学校通常是在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与国家管理密切相关,世界经济论坛采用是主观性评价,在这项指标中中国教育排名在第72位,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三、从教育体制看竞争力。
质量是教育的核心问题。竞争力的关键是体制问题。2009年调查评比中教育系统提供国家竞争需要的能力方面,世界表现最好的国家是新加坡,中国在这项指标中排名在第52位,公共教育开支占国民收入的百分比最高的前五个国家依次是东帝汶、莱索托、圭亚那、丹麦和纳米比亚,中国在此项排名为123位。
全球竞争力指标排名中国从以前的第32位提升为29位有了新的表现,从其中的16个教育指标看,中国的教育有了成功的进步,但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我们要从世界大坐标中选好自己的定位,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转型,认真改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把中国的教育真正的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综合能力教育,从封闭式办学转向开放式市场化办学,中国教育才能真正有作为,真正支撑中国在世界竞争力排名中的位置前移问题。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即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悲观失望。更多的从差距中找问题,从排名中找动力,加快发展,深化改革,中国的教育才能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