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谈食疗与健康

(2007-07-08 09:29:09)
标签:

食疗

健康

分类: 人生格言

    人过30岁都需补,药补不如食补。民以食为天,吃是人天生的第一功能,也是人保健的第一要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和疾病都与吃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人吃东西要走出“三大误区”:

    一是有人只求吃的饱,不求吃的好。旧社会中国人饿怕了,也穷怕了,见面先问“吃饭了没有?”能吃饱饭成了生活的最高奢求。延续至今仍有不少人过份追求吃的数量,不求吃的营养。往往不吃到打隔不放筷子,结果吃成了大肚子,反倒贻误了健康。

    二是有人吃东西只对舌头味觉负责,不对身体健康负责。不少人吃东西过份追求味道如何,香不香?甜不甜?咸不咸?辣不辣?为味道而吃,不讲营养科学。往往吃东西跟着感觉(舌头)走,顺口的吃一堆,不顺口的吃一口,造成偏食而影响健康。

    三是有人吃东西只讲热量,不讲质量。受传统饮食习惯影响,不少人过份追求热量的摄入,贪吃肉、蛋、奶等高热量食物,热量过剩变为脂肪,结果吃成了大胖子,活动受限,身体受损,得不偿失。

    中国人以胖为富,富人热量摄入高,往往胖人多。

    西方人肥胖却是穷人的象征。上档次的富人吃东西低热量高质量,体形适中。反而穷人见什么都吃,贪吃高热量食物,大腹便便,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

    为此,中国人也应提倡以瘦为美,扫“食盲”讲“食疗”,让富人告别肥胖,穷人力戒肥胖,才能提高全民族的健康幸福指数。

    为此,人吃东西要把住“入口”关,病从口入,膘从口入,疾病与肥胖都是吃出来的,健康和幸福也与吃有直接关系。

    笔者建议各位读者、同仁、朋友:

    1、讲究食疗,为健康而吃。吃东西兼顾补身体是最佳方案。比如吃木耳降血脂,吃洋葱减肥壮力,吃芹菜降血压,吃萝卜顺气,吃白菜解毒,吃西红柿防前列腺炎,吃香菇等菌类食物防癌,喝酸奶美容助消化等等。吃食物要有所选择,从自己实际出发,以食疗促健康。

    2、提倡八分饱,少吃为佳。人要形成好习惯:

    话到舌前留半句——少说为佳,话多伤人;

    饭到舌前留半口——少吃为佳,食多伤身。

    不要贪吃零食和小食品,三餐切不要暴饮暴食,吃到八分饱就要下决心放下筷子,这样才能减轻胃肠负担和心脏血液循环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压力,确保健康长寿。

    3、提倡精吃,讲究营养配餐。吃东西不要随意乱吃,要讲究营养匹配,人每天的主食中淀粉类、蛋白类、脂肪类要保持5:4:1的合理比例,要均衡进餐,提倡“早餐吃的好,午餐吃的饱,晚餐吃的少”。特别是晚餐不要吃的太多太晚,吃完就睡,注定肥胖。人要有好的生活习惯,提倡“早起一小跑,中午一小觉,晚饭一小杯(红酒),睡前一小泡(泡脚或泡澡),”此乃长生之道!

    4、因人而宜,调整好食物的酸、碱度结构。人身体细胞中的体液酸碱度比例,一则与遗传有关,二则与饮食有关,比例是否合理,与健康关系甚大。人如果体液偏酸性过大,则身体常有疲劳感,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人如果体液偏碱性过大,则有利癌细胞的生存和繁殖,有可能引发癌变,(因癌细胞喜欢在偏碱和低体温的环境下繁殖,癌病的遗传性体症也与此有关)劝君因人而异,如身体偏碱性时,则多吃如米饭、米醋、酸奶等;如身体偏酸性时,则多吃碱性食物,如馒头、圩头、腐乳等等。保持酸碱中和平衡,才能身心健康。

    本人不是专业医生,却在扫医盲中养成一种学习观察研究医疗保健知识的习惯,自学了不少医学和食品学的书籍,谨此把一点粗浅的体验奉献给朋友们共享,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