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家】研考35年——90年代的招生大潮

(2013-09-11 09:09:09)
标签:

文化

 90年代考研:招生大潮与学位崇拜

             http://s12/mw690/001p7R2sgy6DEeMrP4vcb&690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中国已经摆出了咄咄逼人的“文凭社会”的架势,学位成为就业和职务考核的主要标准。

 

1994年,王维可中专毕业后,进入广东一家货架厂看管仓库。他每天的常规工作是清点库房里货架的数量,如果碰上出货,则配合工人将货架运出库房。有时老板会让他爬上十几米高的货架,挨个检查货架的螺丝是否拧紧了。那个年代尚无《工伤保险条例》一说,爬上爬下也无任何保护措施,王维可每次上货架前都想,那么高摔下来,是死还是残疾?

王维可不喜欢这份工作,但他错过了包分配的好时候,而且学历摆在那儿。

包分配制度早在1987年开始受到挑战。那一年,清华大学第一次尝试供需见面活动,诸多用人单位直接来到校园征人,招聘会上人头攒动,见面相互了解情况之后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联系。这是大学生第一次在工作前与婆家见面,受到普遍好评。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颇受青睐的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和新闻专业等专业。那些四年前选择就读哲学、历史等专业的学生本有一股“我不入地狱,谁如地狱”的豪气,可在见面会上遭冷遇后,豪气也被不安取缔。

进入90年代中期后,中国社会发生变革,与两个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在内,是从生活必需品的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在外,是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中国更深地加入全球化的过程。在90年代之前,中国处于典型的生活必需品阶段。但在90年代之后,中国大陆开始进入耐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时代。在物质积累和多元价值观的推动下,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90年代,大学生经历了“天之骄子”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冰火两重天。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中国已经摆出了咄咄逼人的“文凭社会”的架势,学位成为就业和职务考核的主要标准。毫无疑问,在考研狂潮和学位崇拜的背后是职业与前途。

为了“改变命运,王维可决定考研。第一年考试,全市只有265人报名,他所在县只有6人报名。王维可对考研压根没有概念,不知道该看什么资料,不知道专科生报考有没有限制,只能靠打电话、写信给朋友大城市的朋友来获取信息。他每每路过报摊,总会翻看是否有关于考研的内容,光看不买,惹得报摊师傅恼他。王维可公共课的课本藏在仓库的抽屉里,平日仓库无人时他便拿出来看,不时瞅瞅门外,听到脚步声立刻把书塞进抽屉。

1996年考研,他仅拿到163分,隔年再考,差1分过线,第三年反倒差了4分。落榜的悲伤甚于登高检查货架带来的恐惧,巨大的压力下,没有家族脱发史的王维可头发大片大片地脱落。1999年,毕业分配制度在这一年全国范围内基本取消,大学本科扩招,研究生也迎来了最难考的一年——考录比达到4.8。王维可依旧报了这年的研究生考试,并将考上研究生作为20世纪最后的心愿。

离考试还有半个月的时候,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的朋友特地给他寄了一本专业课的参考书。朋友信誓旦旦地说,你看了这本,别的专业课书都可以丢掉了。书寄到王维可手上时,距离考试时间还有一周时间,500多页的书,他愣是连续看了五遍。“我不想再考第五次,不想再在仓库待下去了。

在世纪之交前,王维可如愿考上了苏州大学的研究生。收到通知书那晚,他喝了12瓶啤酒,创下个人纪录,至今未破。同时,以1999年为拐点,研究生招生人数开始进入近10年的爆炸式增长。

 

90年代上大学的费用

项目

费用

特点

学费

2000/学期

不算高,还没有扩招

生活费

300/

一般都比较省

住宿费

500/学期

房间质量一般

 

90年代上研究生的费用

项目

费用

特点

学费

4000/

自费生不多,公费不需要掏

住宿费

500/学期

公费生一般也需要交

生活费

500/每月

比本科花费多

 

Ta们来自90年代   

亚运会

11届亚运会于1990922日至107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中国台北时隔12年后,作为中国一个地区的代表队重返亚运大家庭。吉祥物熊猫盼盼被大量印染在小朋友的被子、肚兜、床单上。据说,盼盼还成为了当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乳名。

 

香港回归

19977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后,紧接着就是金融危机,大陆救市;后来,内地孕妇开始去香港疯狂生子,“冒着生命危险,也到等到香港的救护车”,疯狂购买婴儿奶粉。内地和香港的矛盾从来没停息过,但吵完架,还是一家人。

 

大学生扩招

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调高了研究生招生的比例。由于扩招政策造成的严重的就业问题,普通民众对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持否定态度。

 

 

还珠格格

堪称90年代最火的电视剧。有两件事可以体现此剧的影响:赵薇、范冰冰、林心如等人从这部戏后开始大红大紫;家长吓唬不睡觉的小孩的话是再不睡容嬷嬷就用针扎你!

 

厚底松糕鞋

  上世纪90年代从日本流行过来的松糕鞋,很多学生都渴望有一双。家人总会告诉你有人穿这种鞋摔了底朝天,或者对脚部发育不好,或者直接告诉你这是流里流气不正经的形象,但是矮小的女生们还是希望能有一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