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搬的地方没有安网线,所以只能跑到网吧来上网,有些水,呵呵!
戊子年正月初九,张一元开箱是我的专场,首先向两方面的观众致歉,第一,开箱演出的票早已售磬,很多观众不知道是我的专场,只认为开箱演出必然精彩,故买了开箱的票,结果摊上了我的专场,对不起这些观众;其次,有一部分观众知道了是我的专场再来买票,怎奈地方有限,又有个先来后到的不成文规定,所以扫兴而归,同样需要表示歉意。
再说说当天我演出的四个节目:
首先,二场,和栾云平的《地理图》,这个节目我来德云社以后只使过一次,而且是两年多以前,和王文林先生表演的。我想,既然是专场嘛,总得有些新意,说点儿平常不怎么说的,于是就选定了这个基本功的贯口节目,由于很久没演,加之平常训练欠缺,贯口中有一处口误,向大家致歉,不该出现。这个节目是前辈名家张寿臣先生创作的,原名《庙游子》,是以表演地的各个庙宇为线索进行的一个节目,因内容比较脱离时代,所以现在演出,大多只保留贯口部分,垫话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我表演的贯口基本是以马志明先生的版本为基础,并把一些地名适时做了删改,垫话部分使用了三番外国话,和地理图这个主线较为贴切。
第二个节目,和王文林先生的《汾河湾》,这是我没演过的节目,虽然说很多年前就会了这段的台词,但是这种腿子活没演过就是不一样,很多舞台调度不好掌握,所以不免有些紧张,多亏王先生在台上托着我,老先生经验丰富,对这个节目轻车熟路,使得我能够顺利的完成这场演出,感谢王先生。
第三个节目是和于谦师哥的《绕口令》,这个节目也有小半年没演了,从开始系列专场时,这个节目就被我“封杀”了,给专场留着。倒口的节目,学地方方言表演,需要表现出那种“真说不上来”的感觉,难度较大,前辈名家郭荣起先生、姜宝林先生均擅演此段。这个节目可以替换的段落很多,我使用了老头拄拐棍、扁担板凳、炖冻豆腐、葡萄皮、喇嘛鳎目五番,据谦哥介绍,这个节目是他的开蒙节目,跟着王世臣先生学习了半年,不愧是从小学的,现在还是那么瓷实。第一次和谦哥合作,深刻感觉到于老师在台上的敬业精神,在跟谦哥的合作中,学了不少捧哏的技巧。
攒底是和德纲师哥的《托妻献子》,和《绕口令》一样,这个节目也快半年没演出了。专场之前,我跟德纲师哥就曾多次谈起这个节目,都表示很期待,原来我和郭老师合作的机会不是很多,仅有的几次,也都是群口相声或者我给他捧哏,他给我捧还是第一次。看完节目后,有的观众朋友反应说郭老师捧哏“搅和”,“影响节目进行”云云,我不以为然。首先,郭老师是个逗哏演员,虽然早期也曾经捧过哏,但毕竟是很多年之前的事,作为逗哏演员偶尔捧哏,只能算客串,客串就是客串,观众朋友看个新鲜,不必有太多的规矩,就是玩儿,从现场效果来看,还是很好的,这是其一;其二,很多观众不知道是我的专场,只知道是开箱演出,按常理推算,开箱演出必有郭德纲,于是有很多观众是冲郭德纲来的,可是开箱是我的专场,虽然也有郭德纲,可如果让他站在桌子里“嗯、啊、嗻、是”的捧哏,这些观众是不买账的,所以德纲师哥也不得不如此营造气氛、制造笑料,让冲他来的观众不至于失望;其三,《托妻献子》这个节目大家比较熟悉,如果按照原有的套路来表演,观众听着不新鲜,效果可能不会很好,这样的表演跳出了这段相声以外,出现很多新鲜的东西,新老观众都更容易接受一些。况且这种节目,如果真按规矩来,观众会不相信,比如郭老师说“您说这几句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观众暴笑,为什么,其实这是正词儿啊,因为观众知道郭老师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这样的例子在这个节目中出现很多,所以只能“刨着使”,总之,郭老师这样捧哏只能说是一种方式,不能由此为郭老师的捧哏水平定性,没有执工执令的基础也“玩儿”不起来。
专场结束,我自己比较满意,首先这几个活,贯口、腿子、倒口、平哏各占一个,比较平衡,再加上老伙伴栾云平、王文林师叔和郭德纲、于谦两位师哥的捧哏,效果还算不错,比较圆满,感谢他们!
还要感谢当天到场的观众朋友的支持!谢谢大家!
另外,跟观众朋友探讨一个事,在演出进行过程中,互动是必要的,可是观众朋友总在一些地方和台上演员“呼应”,比如台上演员出现诸如“爸、妈”之类的词语时,台上观众就会很清脆的一声“哎”,然后暴笑,可有的时候会导致节目无法正常进行,就未免有些不妥了,希望您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把精力放在节目上,不要盯着抄台上演员的便宜,好吗?与您探讨,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