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11日是马老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在这个日子快到的时候,我们天津、北京的很多相声爱好者集中起来为马老搞了一场纪念演出,地点在天津市少年宫,全免费的对外开放,《今晚报》和天津电台对我们的活动进行了报道和录音,更荣幸的是我们请到了少马爷——马志明先生当嘉宾,那天有我两个节目,前边给赵鹏捧一个《卖五器》,底是赵鹏给我捧的《拴娃娃》,在底之前,主持人邀请马先生上台讲话,当时少马爷坐在第一排正中间,因为离通道比较远,马先生果断的使出了看家本事,双手一按桌子,从桌子前面翻了出来,全场掌声雷动,60岁的人身手依然很敏捷,马先生上台对观众表示感谢,应观众的要求,马先生学唱了一段白派大鼓《探晴雯》,并且批讲了白云鹏先生和阎秋霞先生唱腔上的区别,并分别做了示范,观众反响强烈,随后大家掌声欢送马先生回到观众席中,我和赵鹏上场了,这就是我一生值得骄傲的,少马爷倒二,我攒底,呵呵,有些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顺带提一句,那天开场的演员叫崔凯,唱了一段王派快板《绕口令》,那年只有17岁,快板唱的挺好,前一段听说他意外身亡,心里非常悲痛,我们关系还不错,主要是他太年轻了,终年只有20岁!
大约03年初,天津电视台《鱼龙百戏》栏目“擂台赛”开张,我和王冠被找去了,我和天津的相声演员王宏使了一段《报菜名》,王冠和王斌使了一个《学大鼓》(怎么都姓王?),以后就和《鱼龙百戏》接触很密切,有一次在谦祥益,《鱼龙百戏》搞选拔赛,我去看热闹,宋东导演找到我,让我参加,我觉得没什么事,就参加了,和张尧合说了一段《白事会》,然后就入选了,录象是和赵鹏,说了《白事会》,当了擂主,然后说了一段《卖五器》,被打了下来,那个时候都是“一个顶着一个走”,这期当擂主,下期被打下来。后来经常到电视台去录象,和裘英俊录过不少节目,也参加过电视台组织的很多慰问活动,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最难忘的就是参加了天津建卫600周年传统相声名家名段晚会,在中国大戏院,和很多名家同台竞技,是个学习的好机会,那天我和裘英俊开场,《白事会》,后边是佟有为、马树春的《卖挂票》,侯长喜、王世勇的《拴娃娃》,尹笑声、邓继增的《口吐莲花》,魏文亮、张永久的《树没叶》,田立禾、王文玉的《绕口令》和李伯祥、杜国芝的《写对联》,阵容很强吧,呵呵!
那个时候的演出主要就是在哈哈笑和电视台,从04年3月7号,哈哈笑最后一场演出以后,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基本都在青年队玩儿,终于在05年3月8日,参加了天津众友相声队的演出。到众友演出,是我拜师范振钰先生之后,我师父跟众友的负责人佟手本先生打的招呼,让我去练练活,和何德利老师合作,正好我和何老师学过快板,关系比较好,所以排起活来也方便一些,头一场好象是在燕乐,跟何老师使的《夸住宅》,效果还不错,之后又演了些场,大部分是跟何老师,另外跟李金宽师叔和张尧师哥演过几场,另外,和黄铁良、尹笑声、佟手本、陈鸣志等几位老先生合作过一回《八扇屏》,在台上感觉尹先生量活真是好!后来不知是谁把一些我根本没说过的闲话,传到佟先生耳中,又是一些误解,使我离开了众友,再次没有演出了,在众友呆的时间不算长,前后也就两三个月左右,离开了众友,不长时间以后,到了北京,参加了德云社的演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