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骑游古村赤桥

(2014-01-11 23:50:59)
标签:

杂谈

古村落

赤桥村

豫让刺赵襄子

分类: 骑行
  我决心把骑行进行到底,腊月十一也是元月11日,这个周六,大部分人都不出去骑车了,唯有我痴心不改,还是想出去骑行,联系了几个人,只有丁三儿表示愿意和我出去,另外昨晚老罗说准备出去,结果早晨也没有出来,到他家叫人,他老婆转告我们说不出去了,于是我和三儿两个人出发了!

    去的目的地我前几天就考虑好了,是晋祠过去二华里的赤桥村。这个村就在晋祠北面不远,甚至现在已基本连接起来了。被盛名之下的名胜晋祠所掩盖,这个村庄几乎不被游客所注意,知道这个村庄故事的人就更加少了。我还是前几次路过赤桥村公路旁标志上写的古村两字才留心的,回家电脑上一查,原来赤桥村还是有故事的。

   资料上记载,赤桥村原来是智伯渠上的一座石桥,是因豫让而得名的,这个村有个古老的传说,说的是义仆豫让杀身为主报仇的故事。豫让是春秋末期晋国智伯的家臣。当时晋国内部六卿分疆裂土,经一番相互倾轧后,只剩了智、韩、赵、魏四卿。其中智伯的势力最大,蛮横地向三卿索要土地。韩、魏二氏惧怕智伯的势力,割让出了土地,只有赵襄子严词拒绝。智伯恼羞成怒,纠集韩、魏组成联军,攻打赵氏领地晋阳。谁料晋阳城固若金汤,久攻不下,智伯遂截汾晋二河之水,水灌晋阳城,城中居民“巢居而处,悬釜而炊”。眼看着撑不下去了。这时,赵襄子派员潜出城外,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反击智伯。于是三家破堤决水反攻智伯,智伯大败被杀,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饮酒器,并诛杀智氏全族。

   豫让逃出来后,悲泣着说:“士为知己者死,我受智伯厚恩,何能偷生于世。”决心为故主报仇,他改名换姓,扮做奴隶,混入晋阳城宫厕,谋刺赵襄子,行刺不成反被捉住。赵襄子念他为主报仇,是个义士,放了他。豫让复仇之心不死,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把容貌变得谁也认不出。他打听到赵襄子近期出行的路线,就怀揣利剑埋伏到眼前这座石桥下。谁料赵襄子行经此处时,马忽惊跳,命人搜索,从桥下捉出豫让。责问他:“你当初是范氏中行氏的臣子,范中行皆被智伯所灭,你没为他们报仇,反而投靠智伯。今智氏已亡,为什么要替他报酬呢?”豫让答道:“范中行以普通人待我,我也以普通人报之;而智伯是以国士待我,我也应当以国士之义报答他。”赵襄子听后直点头,豫让又对赵襄子说:“忠臣不忧身之亡,明君不掩人之义,请你把衣服让我砍几剑,我就虽死无憾了。”赵襄子成全了他,把自己的锦袍脱下给他,豫让拔剑把锦袍砍了三剑,高喊:“我可以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于九泉之下了。”遂自刎而死。

    豫让这忠贞不二,知恩图报,成为后世为臣子的榜样,影响十分深远。这座石桥也被人们称为豫让桥。后人们为纪念他在桥旁栽种了豫让槐,建起了豫让祠,。今豫让槐下的豫让祠里塑着豫让像,祠壁上有“古豫让桥”石碑,是清代书法家刘丽中先生的真迹。还有诗碑一块,上镌清代太原县令殷峄的诗:“卧波鸿影欲惊鸥,此地曾闻手扌甚仇。山雨往来时涨涸,岸花开落自春秋。智家鼎已三分裂,国士恩凭一剑酬。返照石栏如有字,二心臣子莫经由。”
如今,此槐、此桥、此祠、此碑默默地向游人诉说着豫让舍生取义的故事。

    至于豫让桥怎么叫成了赤桥,据说是一次古代战斗血流成河把桥都染成赤色,就改称赤桥村了。

    人们往往有这样一个错觉,总以为历史上久远的故事在地理上也一定离我们很远,不想竟然如此的近,近到骑自行车一个小时便可到达。我们俩从八一路下了晋祠村,穿越村庄直接到了晋祠古庙前,在庙前请候客的导游帮我们俩合影后,就直接从庙前台阶上小路骑向赤桥村。

   其实,公园墙外的村庄就是赤桥村了,到了村里看连条干涸的河沟也见不着。我问路过的一个三十多岁模样的女人,问村里的“豫让桥”具体在什么位置,她回答说不知道。我们骑车看到到丁字路口有一棵很粗的古槐,我知道这就是豫让槐了,只见这古槐上卡着好几个大铁架,肯定是为了加固这古老的槐树,可看不到资料上说附近的桥和词庙。后来我们问了一位年纪大的老汉,听说我们在找豫让桥,就用脚跺了跺树下的这条村路,说桥就在这下面。桥下的河(智伯渠)早就干枯了,所以二十多年前这里被修起了路,豫让桥也被埋在了下面。  不管怎样我们总算来过这豫让桥了。

    从赤桥村出来我们又分别骑游了兰若寺和晋源新区的春节年货市场后就又从晋祠原路返回了。如图所示:
   
 
骑游古村赤桥先骑行到晋祠公园
骑游古村赤桥我们俩在晋祠庙前请导游帮我们合影留记
骑游古村赤桥
清晨的晋祠显得冷清
骑游古村赤桥游客不见空有亭阁
骑游古村赤桥晋祠庙前只有工作人员
骑游古村赤桥我们穿越晋祠公园骑向赤桥古村
骑游古村赤桥
村庄里已经找不到智伯渠和豫让桥。
骑游古村赤桥
据说桥已埋在马路下面
骑游古村赤桥
这就是豫让古槐,三千年了。
骑游古村赤桥院落

骑游古村赤桥
街上

骑游古村赤桥这里好像是庙,但是门口不像
骑游古村赤桥
院子里很像庙,我们看了看,没有进去

骑游古村赤桥出了村便看到山坡边的兰若寺

骑游古村赤桥兰若寺位于赤桥村西北方的卧虎山下,修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距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仅数里之遥。
骑游古村赤桥
重修中的兰若寺,上世纪60年代末,兰若寺被推倒,寺庙原址处建起一家造纸厂。2005年,为重新恢复村中原有历史景观,村民们自发成立了赤桥村开拓文化旅游资源促进会。2006年9月,该促进会开始着手对千年古刹兰若寺进行恢复性重建,现已修复完成阁楼一座。
骑游古村赤桥山门两边的钟鼓楼
骑游古村赤桥兰若寺后的砖塔
骑游古村赤桥从兰若寺下来骑游晋源区
骑游古村赤桥
再返晋祠
骑游古村赤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马和成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