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云竹湖自行车下雨杂谈 |
分类: 骑行 |
雨后的榆社云竹湖畔天蓝水清,古朴纯净。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由榆社县体育运动中心和县旅游局主办的第五届“天生制药杯”环云竹湖捷安特自行车赛开赛,59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汇集于此,以体育特有的魅力,倡导低碳旅游、低碳竞技,并带动游客体验骑行所带来的健康、激情与活力。
本次活动以自行车文化节为载体,以世界无车日为契机,集竞技、文化、环保等元素于一身,既是自行车爱好者的一次盛会,也是使“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的一次展示。活动吸引了全省47个自行车俱乐部的590余名选手参赛,比赛共分5个组别,线路为环云竹湖越野赛道进行一圈或两圈的骑行,一圈为35公里,活动期间穿插趣味赛。
当日上午9时30分,细雨过后,云竹湖畔秋凉阵阵,但赛道上的选手们个个激情如火,蓄势待发。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发令枪声,赛车勇士们在彩旗招展的赛道上风驰电掣,开始了速度与力量的比拼。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大家你追我赶,弄了个满身黄泥,还有不少人摔倒擦伤,但这些都不能阻拦勇士们前行的步伐。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为榆社人吕松山64岁,最小的太原“天才少年”王强只有15岁。在高手如林的比赛现场,第四次参赛的吕大爷轻松地表示:“比赛对我而言已然不是竞技。运动是为了健康、快乐,比赛重在参与。我的爱好很多,诸如登山、跑马拉松等,但相比之下,骑行运动更有益健康,且能走得更远、看得更宽、见得更广。”
榆社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人文资源、美丽的山水风光,此次赛事的举办旨在促进体育文化与旅游景点的深度结合,全面展示榆社当地特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巨大魅力,进一步提升榆社在全省及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外向度,为今后举办一年一度的自行车赛事奠定基础。同时,活动的成功举办也在普及健身运动、引领低碳生活理念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魅力,期待更多的人参与这项竞技,体验低碳出行。(文摘自比赛通稿,图片自汽车人)
本次活动以自行车文化节为载体,以世界无车日为契机,集竞技、文化、环保等元素于一身,既是自行车爱好者的一次盛会,也是使“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的一次展示。活动吸引了全省47个自行车俱乐部的590余名选手参赛,比赛共分5个组别,线路为环云竹湖越野赛道进行一圈或两圈的骑行,一圈为35公里,活动期间穿插趣味赛。
当日上午9时30分,细雨过后,云竹湖畔秋凉阵阵,但赛道上的选手们个个激情如火,蓄势待发。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发令枪声,赛车勇士们在彩旗招展的赛道上风驰电掣,开始了速度与力量的比拼。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大家你追我赶,弄了个满身黄泥,还有不少人摔倒擦伤,但这些都不能阻拦勇士们前行的步伐。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为榆社人吕松山64岁,最小的太原“天才少年”王强只有15岁。在高手如林的比赛现场,第四次参赛的吕大爷轻松地表示:“比赛对我而言已然不是竞技。运动是为了健康、快乐,比赛重在参与。我的爱好很多,诸如登山、跑马拉松等,但相比之下,骑行运动更有益健康,且能走得更远、看得更宽、见得更广。”
榆社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人文资源、美丽的山水风光,此次赛事的举办旨在促进体育文化与旅游景点的深度结合,全面展示榆社当地特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巨大魅力,进一步提升榆社在全省及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外向度,为今后举办一年一度的自行车赛事奠定基础。同时,活动的成功举办也在普及健身运动、引领低碳生活理念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魅力,期待更多的人参与这项竞技,体验低碳出行。(文摘自比赛通稿,图片自汽车人)

二零一三年九月二十二曰,尽管下雨道路泥泞,环云竹湖自行车比赛照常进行。本人没有参加,现从朋友处摘录部分比赛前和比赛中的图片分享:













二零一三年九月二十二曰,尽管下雨道路泥泞,环云竹湖自行车比赛照常进行。本人没有参加,现从朋友处摘录部分比赛前和比赛中的图片分享:h
前一篇:心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后一篇:通货膨胀1元=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