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标签:
同胞兄妺 |
分类: 随笔 |
我这个人,喜欢群聚也喜欢独处,一般象冼浴唱歌什么的这类活动,我从来都是一定要找个伴的,一个人去总觉得有点不自在。但一般时候是和朋友和同事去得时候多,想到同胞兄弟这还是第一次。
我一母同胞的兄弟有六人.我为兄,其他五人为弟,另有一个妹妹,一共是兄妹七人,可惜二零零二年春天,当大车司机的三弟,不幸在拉煤时,在山沟里滑坡身亡,如今就有我们兄妺六人了。
如今我们兄妹已各自成家,自立系统。特别是我、二弟和三弟家目前都已有了第三代人。我初略算了一下,我们兄妹的全部人加起来,老老少少己达三十九人,成了名符其实的大家庭。
想想人类的繁衍也是够厉害的,我的父毌亲两个人,生了我们兄妹,竟能发展到三四十人,真是令人感叹.可是即便是同胞兄妹,实际上真正在一个锅里搅勺的时间并不长,最长也就是个十几二十年,因为兄弟姐妹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分门另过的.所以到了我们这个岁数,看兄妺的生活都有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小时候在父母身边一起生活的情景,可能都成了依稀的记忆,比如说我,只记得我和二弟三弟在一起生活的印象,再往下的弟妺们因为我离家上学了,就沒有什么映象了.
兄妹们长大以后,如同出窝的鸟,一个一个的都从父母翼下飞了出去,各自男婚女嫁成家立业,走上了自己的人身轨迹,记得小时候家里弟兄多,又沒有什么来项,父亲很是发愁,特别发愁给我们娶媳妇,每当到龄就想把我们兄弟当招女婿招出去,从我这个长子开始,一直到么弟老六,父亲沒有一个沒动过这样的脑筋,现在想起耒很搞笑,弄得那时候我们很沒面子,甚至很为父亲这种想法难为情.实践证明,我们兄弟几个的婚事,一点也沒让父亲多超心,一个也沒按父亲发愁的那样招出去,倒是父亲小时候常让我们学习效彷的那家邻居,兄弟三个就两个当了光棍.
其实父亲沒有什么恶意,只是因家里穷怕耽误了我们的人生而已.现在父亲已经去世十四年了,在父亲去世时,他基本也满意了.因为我们兄弟虽然沒有什么光宗耀祖的,但也没有败坏门风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么多兄弟都娶上了媳妇就是他老人家最基本的満足和放心.
父亲去世后,母亲又生活了十多年,毌亲是我们兄妺的旗帜,我们兄妹经常不约而同的在毌亲的屋里见面,那里是兄弟们的聚义厅,血浓于水,把同胞兄妹的骨肉之情掩咉在母爱的光辉之下,融为一体.
可当母亲去世之后如今我们兄妹相聚的机会显然少了许多,只是在母亲的周年祭日或清明节等家族性活动时才能够见到。无形之中,失去了一个载体或是什么形式,竟觉得这种兄妺亲情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和连接.我在考虑这个问题的表达.
如今我们兄妺已有四人住在县城,平常我和老四住得较近,所以洗澡时首先想到了他,如今他也是过四奔五的人了,女儿们都在外面工作和上学,平常也是两口子在家.洗澡时我和他商量,今年过春节变个花样,出去旅游,初步商定到桂林南宁,并且再征求一下其他兄弟的意见,看看还有沒有人去,如果有那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