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爱都企望回报


标签:
爱的回报感恩 |
分类: 随笔 |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我们所爱的那个人或者事物原本是不属于我们的。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感情起初也不一定会知道有清清楚楚的结局。对好多说不清的情感恐怕只能用缘份这两个字来解释了。但是我们应该把握和知道的是对于来自别人的爱或关爱都应该给予感恩和反馈,因为,爱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最高礼遇,那怕给予的那个人是我们平常觉得无私奉献的父母。
有一个反馈爱的故事让我久久的感动,受到很深的启迪。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对原本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之间,她俩的母女关系是家庭重组后形成的,组合时,这个母亲带过来四个儿女,而这个闺女是由父亲带过来的,新的家庭共有五个孩子,这个闺女重新排序后是三丫头。故事就是围绕着三丫和这个新母亲展开的。
这个家庭组建在三十多前,那时候人们普遍还很穷,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人们常常处于饥饿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母亲也属于厉害的女人,不是贤淑型的,动不动就开口骂人,对孩子们也是如此,三丫是很害怕她的,在她跟前是战战惊惊的。可见这个可怜的失去亲妈的三丫,在平日里远没有另外的这个母亲带来的其他四个孩子那么自如的,甚至被她这个新母亲每天训斥着责骂着,小小的年纪就洗碗洗衣服的。
戏剧性的改变就发生在那年月的半颗鸡蛋上。有一天,三丫的父亲让人捎回家里五颗熟鸡蛋,真馋人哪!有的人连窝头都吃不上啊,何况鸡蛋呢!孩子们把眼睛都盯绿了。家里有六个人,五颗鸡蛋,怎么分呢?母亲剥着蛋皮,每剥完一个,深深的闻一下,吸一口气,说声好香啊!然后送给一个孩子。
前面四颗鸡蛋都分别送给了她亲生的四个儿女,剩下了最后的一颗明显小了些许的鸡蛋,母亲剥着皮还没剥完就塞给了三丫,三丫接过鸡蛋小心的把蛋皮继续剥完,这时候她想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母亲活着多好啊,她把这鸡蛋放到嘴里还用犹豫吗?可眼下是另一种情景啊!特殊的环境使这个孩子在幼小的心灵里多了点思考。她把这颗鸡蛋捌开了,甚至在捌的过程中,有点蛋渣掉到了地下,一声责骂声传来了,“怎么还捌着吃,都可惜的掉地下了!”这个母亲还要骂时,骂不下去了,原来她看到三丫小手中的稍大点的一半是竟然是朝着她自己递过来的。
母亲麻木的把半个鸡蛋接住了,发着愣,看着三丫把掉在地上的蛋渣带着尘土放到小嘴时,好半天好象才明白过来,眼泪大滴大滴的盈出了眼眶,这个平日骂人不眨眼的女人,竟大把大把的抹着泪水把三丫搂到怀里呜咽起来。她没有想到啊,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以德报怨,她的四个孩子都心安理得的把母亲递来的鸡蛋不加思索的装到了自己的肚子,可能都没有想到过这个给他们剥蛋皮的亲娘,而这个自己都觉得对待不公的非生女,竟然想到了她,并且递过来的是较大的一半。
问题发生了逆转,这个母亲好象从此悟出了什么,竟从此发疯般的对三丫好了起来,弄得三丫和她爸都有点不适应了,可事情就是这样,好了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好了三四十年,至死不逾的对三丫好,好到这个母亲去世。
这个母亲在三丫的父亲去世后,不跟她的其他四个亲生儿女,竟管他们都比三丫条件好,偏偏就要跟着三丫过,把其他儿女给了的钱全部接济了三丫,给她看孩子,管教孩子,为了三丫的利益和邻居吵架。三丫呢,这一辈子摊上了这么一个厉害的母亲,也还打心里怕母亲,为了她好好学习,不敢怠慢,后来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好的工作,三四十年的感情已融为一体,看得比亲生的还要亲的多。
在这位母亲逝世后,三丫对老人的行为做了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间的任何爱都企盼回报和反馈,包括最无私的母爱。我也认为: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