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闭幕之后谈世博

(2010-11-10 00:06:14)
标签:

世博

上海

闭幕

感想

杂谈

分类: 感言

闭幕之后谈世博今天网上看了一个博友的世博照片,才想起世博落幕已十来天了,不管怎样我是去过世博的,觉得在世博闭幕之时是应该写上几句话的,写什么呢?就写几句感受吧!

本来吧,我觉得世博很遥远,很早以前也不大关心,或者说根本不关心,也不感兴趣,一开始也不准备去。可是后来呢我还是去了,并且回来后总体感觉还不错,至少是不后悔。记得在上海有导游问我对世博的看法,我即兴就说了一句劳民伤财!现在看来是有点浅薄了,有点井蛙之见了,自己毕竟是一个老百姓,站的不高,看的也不远,没有从国家战略高度看问题,现在想想,我们还是应该从正面角度去积极地看世博的,有以下几方面我是影响深刻的。

一是世博办的很人性化的,还是以人为本的。回想起参观世博园时,觉得里边的设施,都从适合人们参观的角度出发设计的,里面的志愿者、保卫者和工作人员是本着极大的耐心服务的,我们在参观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小插曲,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说实话,每天有那么多的人入园,各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可以说我们世博园对人的考虑是充分的,管理人员也是过硬的。你说那么多的人,工作人员、中外参展方、志愿者、游客都能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就象一个“人”字,共同支撑,铸就了丰碑。我考虑很多年以后,人们在记得美轮美奂的各种建筑的同时,也会依然记得世博会不那么刻意的触动灵魂的温情----晚上,在每一个出口志愿者们手举留言牌,面带微笑,齐声高唱着和游客告别。夜色的灯光下情感流益于表。

二是合作开放成为世界的主潮流。能有那么多的国家前来参展,有大国也有小国,有强国也有弱国,有穷国也有富国,都表达出了在国际背景下的合作意愿。我们没有游遍全园,主要在欧洲和非洲区看得多,看到各个国家都拿出了自己的强项谋求合作,就是那些贫穷的非洲国家都懂得双赢的道理了。

三是通过参观,我们能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差距,我相信我们的国家肯定有专人收集各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我们看了瑞士馆会溶解的墙,还有瑞典的3D电影,仅这些就让我感到了很大的落差。显然我国创新能力是应强化的,只有创新才能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走上正道,现在我们还能停留在铜车马和清明上河图的夜郎自大上吗?

四是能看出国家间综合国力的博弈。我们是没有机会进日本和沙特馆,也没进美国和俄国馆,但却花了很多时间进了热门的德国馆,德国馆的魅力就在综合二字:既有激情四射的“动力之源”,又有闻名遐尔的“德国制造”,娓娓动听的“格林童话”,还有深刻反思历史的“绊脚石”,德国馆很有深度,平静中蕴藏了无穷的力量。其它大部分国家都选择了展示综合国力的模式。可见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博弈,将对一个国家在世界排序中起到关键作用。

世博结束了,作用和意义有多大,也许有些不显性,现在看不出来,但对于国家来讲,肯定是有战略目的的。对于老百姓的我们来说,至少是有个到此一游了,我们这一辈子,曾经参观过世博会,其实,这就够了。闭幕之后谈世博





驼铃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
一路多保重。
送战友,踏征程。
任重道远多艰辛,
洒下一路驼铃声。
山叠嶂,水纵横。
顶风逆水雄心在,
不负人民养育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
我们再相逢。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
我们再相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想起母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