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吃几个馍馍?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评论 |
http://a3.att.hoodong.com/66/47/01300000164151121542474325568.jpg我们这里早晚常吃的一种干粮主食叫馍馍,南方人叫馒头,一般有一两一个的和二两一个的,不过自家蒸的就随便大小了,好吃就行。
那一天我们集体活动出去爬山时,大家在一起不知怎么就说起了现在街上卖的馍馍不好吃,看的外表很白,可咬到嘴里没劲,口感不好。大家评论还是原来我省晋南或河南人蒸的馍馍那才好吃呢。又大又白咬的也瓷实,想起来怪好吃的。说着说着就讨论起谁会蒸馍馍来了,大家说一般都是外面买着吃,好多人都忘记怎么蒸了,最后认定只有同事白丽萍是自己蒸馍馍吃,并且坚持从来都是自己蒸,用料放心又搓揉到位,肯定好吃。我当时就开玩笑的说,那天蒸下馍馍能不能让我们尝尝,她说当然可以。
谁知丽萍同志很是认真,星期天早晨真的给我家送来十来个馍馍,热气腾腾是刚刚蒸下的,正好我刚起床还没有吃早餐,就顺手拿上吃了一个,不要说真比街上买的馍馍强多了。街上买的馍馍看的白,可里面不知掺和着什么,反正是不好吃,使本来就能吃面就不吃馍的我一般情况是不愿意吃馍的。可人家丽萍自己蒸的馍我吃了一个后,觉得中午我也要继续吃馍。
在我的脑海里,吃馍最理想的情景模式是端上一碗猪肉炖茄子,用筷子扎上一串馍馍,和一群人蹲在一起边吃边侃大山。这就是我年轻时候给人帮工时的吃饭场面。几十年过去了仍深深的扎根在脑海之中。那时候缺吃的,在家吃饭是三个为主,粗粮为主,汤饭为主,限量为主。小时候为吃一顿饱饭,愿意给人家干一天重活。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5-08/12/xin_582080212111371868578.jpg
上小学五六年级时,生产队晚上加班用脱粒机脱麦子,又脏又累又一晚上不能睡觉,麦芒扎的浑身挠痒,就那样的活儿,遇上星期六晚上,孩子们都抢着去,还得讲关系,论表现。为什么呢,并不是为了挣工分,而是因为半夜有一顿加班饭,能管饱吃一顿面条。在家里吃不上啊,谁家舍的吃白面呢,况且管饱吃不限量,只要你肚子能放的下。因此故事就多了,有的人为了这一顿饭能在自己家一白天不吃东西,专等晚上这一顿的。有的大人为了能让自家孩子吃上一顿,就把加班的名额让给孩子。还有的家庭定下谁的肚子大谁就去加班,让他饱吃一顿两天在家不吃饭。那时候的新闻就是某某能吃多少,比如几个馍馍,多少碗面条等等。
我年轻时饭量不算太大的,二十岁左右时,最大饭量能吃二两一个的馍馍五个,面条也是两大碗。遇上个能吃的那吃我三四个人的量的大有人在。唉那就别说了,时代出大肚汉。到了现在谁还说个吃呢。
就说丽萍同志给送来馍的那天中午,我设想着复古还原到那时吃不饱时的样子,看能吃几个馍馍呢?结果是撑破肚也顶多吃了不到两个,这还是比以前的馍馍好吃多了,菜也好的多。事过境迁,历史真的难以再现,真的是廉颇老矣。现在只有两个馍馍的量了。年轻时五个的量,现在只剩两个,饭量减了,生命的时光当然也减了,二十岁时我能吃五个馍馍,现在能吃两个,意味着用七十多岁平均寿命作为考量,那时能吃五个,说明还有五十年的奔头,现在能吃两个,就只有二十年的奔头了。当然用这样的标准只能用于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不能伸量现在的年轻人,因为现在的人不缺吃的,乞丐都不缺。
人到了任何时代都要吃饭的,我们那个年代生长起来的人,自然知道粮食的珍重,知道饥肠辘辘的感受,尽管现在不缺吃的,但仍敬畏食物,知道盘中食,辛苦每一粒。现在的孩子们恰恰缺乏这样的意识,我想人是讲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就怕将来有一天老天爷给他们补上这一课,那就惨了!人啊,还是知道自己能吃几个馍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