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有动车了,但还没坐过,所以这次出去,在交通工具上首选动车,并把它作为旅行活动的体检项目之一。所以在选择旅行地时,就考虑了有无动车线路的因素。因为动车的速度仅次于飞机,但要比飞机安全,手续也简单一些。很适合我们利用短时间出去一下,又较为经济的考量。
与普通列车相比,动车的票价也差不了多少,以太原到北京为例,一等票189元,二等票157元;而普快的软卧是224元,硬卧下铺是149元。但动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将全程的运行时间由7、8个小时,压缩到3个小时到达,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所以在这样的行程内动车不设卧席。对于当前时间就是金钱的人来说,其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许多人可以坐早班动车去北京办完事后,当天再坐下午晚班的动车再赶回太原。买动车票是可以连回程票一起买的。再者,动车的服务要比其它列车好一些,车内有矿泉水供应,也有开水供应。卫生也好于普通列车,车内设置和普通飞机如原来的三叉戟和运六等差不多,在本座的前面,即前座的后背有折叠板可供放置水瓶等物品,也有清洁袋和可供旅客翻阅的书刊杂志。
和飞机比除了没有安全带外,另外在每个座位的前方还有脚踏架,挺舒服的。与飞机的不同之处是瓶装水一般要旅客自己到水架取的,这就出现了一个素质与实际结合有点不尽如意的地方,因为瓶水不是满足供应,有些不自觉的人上去后一下子就抱走多少瓶,使后边去的人就没有了。对于这一点我觉的在始发站还是应该由列车员配发一下为好。以免引起中国式的尴尬。
动车在运行区间,有直达的,也有中途大站停一两分钟的。象太原到北京中途分别在阳泉、石家庄、保定停三次,而北京到太原则在石家庄停一次,据说还有不停的。在中途上车的旅客买的票是不保证座位的,上去有空座你就坐下,没有就等着,如果运气不好就得一直站着,不过好在时间不会太长。需要说明的是,中途买的票上面也是标有座位号的,但买票时售票员会告诉你中途不对号。
有得人明知不对号也要按票上的号去诈唬一下,我们就遇到一位,他中途上来后转了一遭没空座就跑到我们这儿,拿着票要对号入座,幸亏我们是始发票,要不就让这小子蒙蔽了,后来我们拿出票对证后,他才嘻皮笑脸的走开。我乘机给他拍了个象,并告他,给他拍个弄座纪念,如右图所示,看来这老兄是动车常客了。
我们上车的时候,看见中间两个车头接在一起,原来这叫重连车,是由两个车组合并的。原来这动车就是两头尖,前后各有脑袋,两头都能开。根据线路不同和客流量的不一样,所以有8节的,也有16节的,一个车组是8节,16节的就是两个车组连在一起的,也叫做重连车。车厢号码在车门旁边是电子显示的,如果是单组就是1-8,如果是重连车就是1-16号。总之通过这次坐动车旅行,感觉是不错的,坐到车上听不到一般列车烦人的车轮和铁轨碰撞的咣当声。很稳很安静。坐动车一个字:爽!两个字:很爽!三个字:爽极了!
不过有时也有偶然现象,晚点了。我们头两次坐就遇了一次,竟晚了三个小时。三个小时不短啊!整整一个单程时间。怪不得坐车的有部分计划当天来京办事情的旅客不下车,又要原路返回,不挪座位。结果是弄得正票人没座,双方闹了起来,最后列车员给不下车的人带走重新安置后,才使正票人入座,这才平静下来。后来我考虑,不知道动车组该怎样抚慰这批不下车的人,和给他们怎样的补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