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同龄人甚至更年轻的人在感叹,唉,老了!
我非常理解说这样话的朋友们此时的无可奈何和言不由衷。其实说这样话的人,就一定没老到那里去,顶多是个半老之人。嘴上说老,心里并不服老,也不认为自己老到那里去,你要真得赞同他的话,他心里一定会感到痛苦的。而真正到了耄耋之年的人,是不会说自己老的,反而会说自己年轻,有七十二的人,会说自己是二十七;还有八十多岁的老同志戏称八零后呢!“唉,老了”,以后当再听到这句话时,请别介意,就当向你问好了,那是中国式的年龄谦虚。至于我来说,很少说这样谦虚的话,由于生来老成,又长得面老,年轻时人家就常把我当成老同志,对老字早就习惯了,老到实处,也就没有必要谦虚了。
话虽这样说,但不管心里服不服,人可实实在在是要老的,据科学报道说人从二十五岁以后就开始老化了,但总不能说二十六岁就老了吧。所以讲人生的一大半是老化的过程,不老就成了妖怪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是也可以说人生自古谁无老吗?老是个必然的渐进的过程,不一定非的等到风刀霜剑在脸上刻满沧桑才是老了,即使是那样还有个心态问题呢。但对于老可千万别在心里老是掂记着,要是老想着那可是个倍受煎熬痛苦万状的过程,那就和被判死刑的人在等着执行一样。何况怕老就能不老吗?
所以有些人宁愿死勿愿老,象杰克逊等等未老先死的明星们都有这样的嫌疑。还有的人,害怕老的过程,我有个前几年常在一起的朋友说,他最愿意过壮年的生龙活虎的生活,想到那做到那,说吃就吃,说耍就耍,拿得起放得下。除此以外也愿意过那种彻底服老的日子,真正老了,心甘情愿,万念俱灰,啥也不想了,两鬓斑白,鹤发童颜,甚至拄着拐杖在街上步履蹒跚,让老的特征尽现。不愿过中间环节,说穿了是怕老的过程。可老是潜移默化的呀!是谁也躲不过去的。
幻想可以有,但越来越老的日子还得挨着过。并且哭着也是过,笑着也是过。既然老是自然法则,不可避免就不如勇敢面对。真如林语堂说过,优雅的老去,也不失为一种美感。看来老去也有美丽和丑陋之分了,可实际上是老去容易优雅难啊!
老是有感觉的,人非神仙,一过五十,好多老的特征会如期而至的。想当年上楼一跨两三个台阶,现在就的一个一个上了;过去席地而座时能一跃而起,现在就得搞慢动作或分解动作了;随着年龄的增高,生命的诸多指标刻度也在升高,血糖高了,血脂高了,血压高了,等等,不少毛病开始找上门来......。这是老的身体感觉。这种情况告诉我们,用体力的时候须量力而行了。
老的感觉,更重要的是社会特征,到了一定年龄就得下岗退休,就得象过时商品一样,退出市场,引发人的老的精神特征,担心失去社会价值,迷失自我,对老充满恐惧。在以上双重压力下,有不少人的老的过程是丑陋的,整日忧心重重,痛苦不堪,造成了一片痛苦的阴霾环境。
这种老的感觉是不好的,我们现代的老的和正在老的人,千万要从这种感觉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也没有救世主,只能是自己。并且必须学习如何优雅地老去。如何优雅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第一歩就是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好心情,其主要内功就是学习如何逆转自己的坏心情。然后去多做些事情吧。正好刚从朋友处收藏了(十乐)养生经,就来个现抄现卖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1.「知足乐」→名也不贪,利也不贪,适浅寡欲,知足胜过长生药。
2.「天伦乐」→赏心于夫妻、父子、手足、同学之情中,则飘飘欲仙也。
3.「运动乐」→牢记“生命在于运动”,动则长寿。
4.「助人乐」→多想别人,少想自己,把帮助别人当做最大的快乐。
5.「忘年乐」→人虽老,忘年之交不可少,要不拘年岁行辈而多与青少年交朋友,甚至和幼儿骑竹马,返老还童,分享少年之乐。
6.「忍让乐」→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在不触犯原则的小事上,忍让可贵,吃亏是福。
7.「宽容乐」→宽乃宽心,容乃容人、容事。严于律自,宽以待人,豁达乐观,心情舒畅。
8.「读书乐」→知识是人的精神粮食,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类至高无尚的追求,也是生命快乐的需要。
9.「想象乐」→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回忆年少时的顺心如意,可使人沉浸在快乐幸福之中,勾画未来幸福生活的美景,可增加对生活的信心。
10.「平静乐」→静乃安静、清静、文静、心静,静则天地宽,情绪稳。在平时生活中,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乃稳坐钓鱼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