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点朋友!——对朋友的思索

(2009-06-22 15:37:35)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盘点朋友!——对朋友的思索我这个人一向与人为善,感觉人缘还不错。

但如果有人问说你有多少朋友,说实话我可不敢妄断,真不好说有多少朋友。谁是我的朋友?我把人家当朋友的我心里清楚,但不知道人家把我当不当朋友。再说这朋友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朋友,小时候有一起玩的朋友,上学有同学中的朋友,进入社会后有同事同志中的朋友,也有社会上交往渉及范围内的各界朋友。要从数量上说这个真不好把握。朋友嘛,第一感觉一般就是心里觉得近的人,这是最起码的。再分层次那就多了,有人将朋友分为以下几种:

石友-------情谊坚贞的朋友

死友-------交情深笃,至死不相负的朋友
   挚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素友-------真诚纯朴的朋友
   诤友-------坦诚相见,直言相规的朋友
   益友-------于己有帮助的朋友
   盟友——为特定目的结盟联合的朋友
   网友——在互联网结识的朋友
   文友——进行文学交流的朋友
   密友——亲密的朋友

酒友——酒肉朋友

我把我的朋友顺便评估了一下,除了益友、网友、文友、密友这些具体的外,其它性质的朋友还真的不好确定,比如什么石友之类的,没有经历事情怎么能分得清呢,我们只能当作理论上的名词了。说起理论上也就是文字上的说法还有很多提法,比如人们把两人之间的友谊交情比作某某之交: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朋友。

忘形交:不拘形迹的缺欠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君子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相互支持的朋友。

莫逆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

刎颈交:指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贫贱交:贫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

布衣交:彼此没有做官而结交。

患难之交:同经磨难而成为朋友。

至交:友谊最深、不猜不疑的朋友。

世交:亦称世谊、世好。泛指两家世代交情。

故交:亦称故旧、旧交、故人。泛指有旧的交情。

一面之交: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市道交:古时指以做买卖的手段结交的朋友,因其重利而忘义,后称小人之交。

凡此种种,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人们更注重实际,朋友就是互相来往着的彼此打心里愿意帮助的人。记得臧天朔唱得《朋友》吗?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想起了我,

 如果你正享受幸福,

 请你忘记我。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
    请你告诉我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有新的彼岸
    请你离开我离开我

这首豪气冲天的歌我不知道臧天朔想表达什么,但我感觉他很义气地告诉人们,朋友就是:有福我可以不和你同享,但有难我愿和你同当,如果你觉得我没用你还可以另攀高枝。我觉的这种朋友的定义只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真是太伟大了,比雷锋还雷锋,比桃园刘关张还结义。这也许就是真正朋友的定义。
   当今这个现实社会,不少人已经势利的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我最近看了有人写的一篇博文觉得有意思,他说:
“一次朋友聚会,酒足饭饱K完歌之后各自散去,我捡到一个通讯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电话、QQ、MSN和电子邮箱。比较有趣的是,在各种号码的备注栏,都写着主人对这个朋友的价值判断,大致可分为:资源、潜在、常用、无用。
  当局长、总经理或法官的朋友,名字后面赫然写着的是资源;觉得将来可能有用的是“潜在”序列;常用的是些亲友、麻友、送水电话、单位同事或孩子老师的电话; 另外还有两个备注为无用的人,其中一个被标为无“无用”的是他高中的同学,此人一直把小本的主人当成最好的哥们,前两年下岗了,现在在外地打工。还好,捡到本的不是他。此后的故事变得有些戏剧性,本文的主人公——那位本子的主人,去年发生地震时,他正在外面收债,本已跑出房子,但因返回房里拿遗忘的钱袋子,被砸在楼下。他的那位“无用”的朋友听到信息后,从打工的地方赶来,徒步走了几十里山路,在众人都觉得无望的时候,用手将他刨了出来。”
  看完这个故事,我相信故事的前半截肯定是真实的,因为在这个越来越实在讲究关系的社会,许多人交往,都充满了功利、交易与算计。人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关系在相互权衡着彼此的价值,“不交无用的朋友”已成了一句励志名言,而朋友就是泡泡糖,用过之后就吐掉之类的潜名言,也悄然风行于一些人的心中。大多数人虽然包里没有一本写着“有用”标记的账,但谁能说得清,他们的脑中没有这样的账本?而故事的后半截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杜撰的。用了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进行了讽剌和批判。

对于这种功利为导向朋友观的人,我们需要把臧天朔的《朋友》的歌词改变一下反过来唱: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想起了我,

如果你遇上啥好事,

请你叫上我。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走了败运
    请你别找我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我有新的高度
    请你离开我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萨特的存在就是合理来解释,这些不同的朋友观乃至行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常言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任何人都有朋友,不过质、量不同而已。但不管怎么样,用上朋友二字,就要担当点义气,就的有点奉献精神,自私和不愿帮助别人的人肯定地讲是趋向于没有朋友的。

当然但另一方面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底线,在此基础上才能交处各个方面的合作伙伴,合作的好的就逐渐地加盟为朋友了。因为在商品社会实际上是个分工协作的社会,没有别人的也就没有你自己的,从国家到个人,都讲合作双赢,单边利益的事情一般是办不成的。你不懂这一点就太幼稚了,就相当于等天上掉下馅儿饼,如此弱智就别在世界上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但是人们生活中必竟是需要朋友的,常言说在家靠爹娘出门靠朋友,我们总应该倡导些义气和美好的的东西,朋友是种精神享受,如果只用有没有利益来找朋友,那就太庸俗了太势利了,太司马昭之心了。人们对朋友的理解和选择,各人有各人的需求和尺度,我觉得还应该理智和现实一些,不妨学习一下古人对朋友的认识,以免指望错了对象进错了门,戏耍了自己而悔恨终生。

有人说,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

有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还有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我觉得,朋友的核心是友谊,而真的友谊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已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啊!朋友,你又怎样解读和理解朋友呢!

       盘点朋友!——对朋友的思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