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年龄的称谓

标签:
杂谈 |
分类: 知识 |
咱们中国人对什么都有个讲究,对人的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称谓,有两个字经常看到,就是不太确切读音,字典懒得查,就含糊地按部首念,弄了半天是错了,为了记住,今天写博为念,留此存照。
这两个字是“耄耋”,常出现的是耄耋之年,意思是八九十岁的人,耄耋这两个字,原来自己瞎猜念“毛至”,实际是错了,或者说碰对一半,耄念毛对了。耋可不念至,而念爹。以后再见到耄耋之年,就叫毛爹之年了。
顺便查了一下有关资料,把有关年龄的称谓抄录如下: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