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涉足培训业18年,有时网上看到一些企业HR困惑培训效果不佳,到底原因何在,做点滴分享。
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相当重要的模块,目的是改变行为、提升绩效,同时也是打造学习型组织的利器,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增强企业的战斗力和竞争力,而有时却事倍功半。
http://wx4/large/4cbb7afcgy1fdm3kw1n6aj20sg0rddnf.jpg
第一,舍本逐木。此次培训目的若定位在提升绩效,而组织员工绩效低效80%是组织环境制度体系原因造成的,20%为员工知识技能不足,若仅想通过提升员工知识技能,而组织制度流程体系没有改变,效果会打折扣。应先进行前期绩效诊断,目标差距在哪里,根本原因在哪里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或培训,或流程改善,或激励制度制定,或企业文化变革等等,循序渐进,逐步达到组织员工绩效提升的目的。
第二,组织乏力。一场好的培训,包括课程前期需求调研、针对性课程设计、培训师敬业度专业度配合度、培训组织管理、学员参与主观能动性、后期成果转化落地辅导、行动学习等,有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到培训效果。个别企业培训HR不重视,组织不得力,学员迟到早退现象频频,不签到不打卡不考核,组织纪律涣散,尤其是工作日在公司内部培训,被领导一个电话叫走,企业花费那么大成本精力组织,有些学员不珍惜,当然有些是培训师授课内容呈现方式抓不住学员。相反,有的企业组织井然有序,从通知确认、现场签到刷卡、HR开场言明重要性强调纪律、手机放“停机坪”、课程考试、布置作业、培训成果转换等,井井有条,中间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http://wx3/large/4cbb7afcgy1fdm3zncabyj20l70guac0.jpg
第三,想治百病。有些培训组织者对培训期望值极高,想通过一天两天培训解决企业所有问题,把培训当作“灵丹妙药”,“一吃就灵”。其实,培训是解决企业问题的一种手段,培训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好比“羽毛球教练”和“企业医生”差别,羽毛球教练会教你怎么握拍、怎么发球、技巧策略,而“企业医生”则“望闻问切”把脉以后,给你“开药方”出方案,按照方案实施执行。虽然现在都在做“咨询式培训”,但和纯项目咨询有不同之处,或找错对象,或用错方法,结果预期和我们想像不同。
第四,急功近利。培训在于学以致用,尤其是技能工具类,但个别培训组织者过于急功近利,“早上谈恋爱晚上生孩子”,“上午学下午见效”,要知学员须有消化吸收转化的过程,道法术器,从思维到行为,到养成习惯,改变我们做事做人的品质,日积月累,不能一蹴而就,潜移默化到实际工作当中。
http://wx3/large/4cbb7afcgy1fdm4987yxcj20go0ajjx8.jpg
第五,泛泛而谈。培训课程针对性不强,只是按照通用的来讲,远离企业实际,课程很精彩,但实用性欠佳,“中看中听不中用”,“现场激动回去不动想想没用”,“同一首歌唱边所有企业”(版权课例外),还有关于怎么做“How
to do
it”“干货”少,都是泛泛而谈的“是什么”“为什么”,只讲“道”“法”,涉及“术”“器”少,导致学员听道理正确,而实际工作当中无从下手,缺少实操性工具。
第六,转换缺失。好的培训课程,一是前期需求调研针对性强,二是培训结束后成果转换落地辅导,后者更重要,结合工作岗位实践行动学习、结果如何、教训经验分享等,培训效果才会事半功倍,锦上添花。
培训效果大小涉及方方面面,明确培训目标,调整课程期望,培训项目实施流程专业认真,培训师、培训顾问、组织部门、学员齐心协力,方能使培训更富有成效,让培训为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绩效提升推波助澜,增砖添瓦。
转载请注明出处:
董栗序(donglixu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