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诗长卷里漫步——圣彼得堡(一)

标签:
俄罗斯旅游圣彼得堡 |
分类: 东南欧走笔2008 |
那个清晨,当我遇见圣彼得堡,我相信我终于找到了梦中的俄罗斯......
“好,请伸出你偏爱的手,
拿去这驳杂的篇章:
半是荒唐,半是悲伤,
或流于俚俗,或驰骋理想,
都是游戏笔墨,信口成章……”
——摘自普希金长诗《叶夫根尼﹒奥涅金》序言
每当我想起圣彼得堡,就想起普希金,想起他的传世长篇《叶夫根尼﹒奥涅金》,那个发生在圣彼得堡的又优美又凄美的故事。
九月一个微凉的清晨,我终于来到了圣彼得堡。
夜行列车的安睡甜梦,地铁站西装男子的热情指路,旅馆前台姑娘的甜美笑容,涅夫斯基大街的时尚华美,街角运河的婉约恬静,冬宫广场的恢宏富丽……在很短很短的时间里(踏上圣彼得堡的两个小时之内),我发现我终于置身于梦中的俄罗斯,与梦境毫无偏差的俄罗斯——那一刻,多日来在莫斯科上空笼罩着的阴霾与失落,顷刻间烟消云散!
当我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描绘圣彼得堡而词汇贫乏的时候,想起了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圣彼得堡充满着一种无可形容的空气,她的气派和气质,更适宜“无声胜有声”的感性体验而非理性的思考和描述。
那么,就为自己的才疏学浅找个堂皇的籍口吧。
如果你读过普希金的长诗,设想一下,那就是圣彼得堡,如史诗长卷一般的圣彼得堡。
除此之外,别无形容。
史诗的每一个章节,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圣彼得堡式的气派与气质。
第一章:宽幅的欧式广场篇,是什么在炫耀着俄罗斯的荣耀与彼得大帝的雄图大略?——冬宫广场、以撒广场、“十二月党人”广场、剧院广场、艺术广场……连同广场周边的恢宏华美的建筑,任何一处都是扩大版的欧洲广场,精致程度却不在其次,每每总让人有lost(迷失其中,不知所措)的感觉,看不尽,走不完。
第二章:精美绝伦的教堂篇,宗教乎?艺术乎?——滴血大教堂、以撒教堂、圣彼得保罗大教堂、喀山教堂……那种令人窒息的外形设计与内部装饰,各具风骚,谁也不比谁逊色。
第三章:亦真亦幻的涅夫斯基大街篇,谁是最优雅的旧贵新富?——这条圣彼得堡最具盛名的街道,一路的古迹,一路的时尚。天那,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今与昔、高雅与流行结合得如此完美的街道!就如同电影的布景一般;身处其中,只觉自己也俨然成了旧贵族的一员……
第四章:河道、河流与入海口篇,婉约与豪迈竟能同台展现?——无论是纵横交织的河道,波澜不惊的涅瓦河,还是底气十足的芬兰湾波罗的海出海口,都给这个城市赋予了超凡的灵气与浪漫的气质。难怪圣彼得堡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但我觉得她更像阿姆斯特丹——或者说,比阿姆斯特丹更浪漫,比威尼斯更气派……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就这么,一天半的时间,在圣彼得堡的市区里走着,边走边看;从涅夫斯基大街的南至北,从涅瓦河的西至东……就好像,漫步在史诗长卷里。
……
(待续)
后世叶卡捷林娜便建造了此像,以炫耀其为彼得之后人。
可惜我没有尝试,我还是选择了一贯的步行方式。
冬宫广场旁边的凯旋门,宽幅的建筑物现在是一间国家级的博物馆。
虽有一个不祥的名字,但却是一座无与伦比的精美建筑。
滴血大教堂背面近照
彼得保罗要塞上的圣彼得保罗大教堂,是地标性的建筑之一。彼得与保罗都是耶稣的使徒,据说当年彼得大帝建此教堂时,很高兴自己的名字与上帝的使徒相同(这也是“圣彼得堡”城市名字的由来)。
这里是沙皇的墓地,里面有彼得大帝的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