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走美洲 |
在《老人与海》的渔村,遇到几个村民在海边卖唱。说是卖唱,但他们更像是自娱自乐,即使我们都走远了,他们还在很有兴致地弹着,唱着。
突然回过头来写古巴,是因为今天重新听起的一张音乐CD,那是从古巴带回来的。
刚从古巴回来的那一段日子,我几乎每天都在听这张CD,西班牙语,不知道歌名,不晓得歌手,也不清楚歌中的内容,但是音乐无国界,我喜欢得几近发狂。
用“令人发狂”来形容古巴音乐给人的感受,没有半分的夸张。我在回来之后再翻阅有关古巴音乐的资料,才知道她早已名扬全球,风靡多时——古巴最大的出口物品不是雪茄烟,不是海明威,而是古巴音乐。
伦巴、爵士乐、恰恰、萨尔萨(salsa)、son、曼波舞、康加舞、博莱罗舞(boleros) ……几个世纪以来,来自西班牙与非洲的音乐元素,在这片天才的土壤里恣意生根、生长、嫁接、改良,然后蔓延到全世界。
你不需要知道这些术语及它们的特色,正如我也曾对古巴音乐一无所知,但是,当我身处其中,我很轻易就感受到音乐就是古巴人的生活。而我对古巴音乐的全部接触都是来自于街头乐——在露天酒巴、餐馆、广场中间、海边防波堤;甚至走在路上,也会有人过来在你身边小声却动情地唱,或者示意你伸出手来跟着他跳……
也许是因为融合了非洲土著音乐的大量元素,古巴街头乐大多是属于组合乐队(Band)型的,多种器乐演奏与鼓乐齐鸣、多人演唱、风格张扬、节奏强烈且急速的那种——素来喜安静的我,本来是不太喜欢这类音乐的,但是在古巴,我却从街头乐当中听到了别样的感受,以致一“听”钟情,情不自禁……曲到高潮,虽然身体还没有动,但内心深处,已经心潮澎湃,闻声起舞……
也许,同样的音乐,每个人都会听出不同的感受。而古巴街头乐之于我,一开始便有一种莫名的感触将我摄取,深深感染,欲罢不能。那是一种流放民族自由奔放之下的隐隐乡愁?是封闭岛国刚毅不阿之下的丝丝无奈?还是草根阶层不拘小节之余的自我解嘲?也许还有更多,一定还有更多……在动感的节奏、奔放的乐章与激情的演绎之下,我听到是却是复杂异样的情绪,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
曾经看过一位网友描述的古巴街头乐,读后深有同感。我知道我无法写得比他更好,只好引用如下:
“乐队的演出,不加修饰的真实,淡然的表达,歌声只是无奈的等待。古巴音乐的浪漫,在那样的音符中,总有着欲语还休的感动,情到深处的不忍,婉转诉说:我无法说爱你,只是动情,动心。无法要求你,只能等待。”(——ALLY,《海明威的哈瓦那2》)
那些天,当我静静地坐在哈瓦那大教堂广场的某个角落,听着露天餐厅乐队一曲一曲地弹唱时,我就听出这样的感觉,内心有一种难以平抑的潮涌。音乐真是种格外奇妙的东西,激情高呼不见得就是快乐,俯首低吟不见得就是悲伤;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体谅,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又有何碍。
如今,再次听起这张来自古巴的CD,依然能听出那当中的复杂别样的滋味,那种没有华丽配乐的,真实的,如雪茄烟一般浓烈的,如朗姆酒一样微醉的——动情动心的滋味……
(我很想播放这张CD给诸位听,可惜无法转换上传。找到一个古巴音乐的网址,可以听听,不过我觉得没有我的CD好听。http://www.haoting.com/musiclist/ht_1118859757832275.htm
)
这是哈瓦那老城的大教堂广场露天餐厅的乐队,每天都经过这里好些次,我总是坐在广场的另一头免费地听完一两首曲子再走。不敢走近的原因不仅是因为餐厅的价格高昂,还因为总会有一些当地人会热情地拉你起舞,我自认舞技太差,不敢贻笑大方。
那是同上一家餐厅的不同乐队。我说过,每天经过我都会停下来,听完一段再走。
还是在渔村,未走近之前,他们也旁若无人地自弹自唱。音乐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是哈瓦那老城的一家五星级宾馆的乐队,可能是太昂贵了住客食客不多,但他们可不愿闲着,即使没有人,他们也在自娱自乐。对他们来说,音乐不仅是工作,更是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