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哈维格斯特的综合适应发展理论》
(2010-11-26 14:06: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看电影 |
一、理论概述
哈维格斯特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儿童毕生发展的心理学家。他在总结前人有关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综合色彩的发展理论,即综合适应发展理论。哈维格斯特认为人类不是天生就有一种能指引我们生活的本能,要在人类社会中顺利生活,个体就必须学会自我学习、摸索。这个学习过程是应该伴随人的一生的:随着生命的开始而开始,也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结束。他认为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之间不是等距离的,也就是说,个体是不能以一个固定的速度去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而必须使一些学习任务在某个时期内完成,而另一些学习任务又在另一个时期内完成。这样,就会产生许多加速学习时期(period of accelerated learning)。而正是这些加速学习时期的存在使得许多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感到不适应,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哈维格斯特提出了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 task)这个概念。
哈维格斯特认为发展任务即一个人在发展的某一阶段必须学习的活动,若此项活动成功学会,不仅可以使他感到快乐,而且还会促使他完成以后的发展任务;若此项活动失败了,不但使他感到沮丧、不安以及容易被社会不承认,还可能阻碍以后发展活动的进行。但是什么力量促使个体去完成这一项项的发展任务呢?哈维格斯特认为这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具体地说是包括三方面的力量:第一种力量是来自身体成熟和体力发展规律,比如要在儿童早期学会走路以及在老年期要适应逐渐衰退的体力和健康状况;第二种是来自社会文化的压力和社会期望,比如每个个体都要学会阅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能承担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承担的政治和社会责任,这些都是个体在当今社会下的客观需要;第三种力量是基于或直接来自于个体自身价值观和抱负,如要求在事业±成功就是与个体自身的成就动机相关。然而,就大多数发展任务来说,乃是上述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看完对这三种力量的解释,我莞尔一笑,是啊,女儿的最近的学业成绩不成功正是这三种力量的合力啊。相对于她的同学们,她在情绪以及社会性上明显地单纯与幼稚,在体力上也有明显透支的状况。出于对女儿的保护,我周围所有的人都对其的期望表现的极其含蓄,甚至对她的学业成绩的要求都放到了最低点,使得她鲜有外界的压力;女儿虽然也期望自己成为优秀人才,但是这种要求不强烈,对自己的学业成就也是得过且过,并且她的得过且过与我们的听之任之有相当大的关系。哈哈,终于找到症结了。)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样,哈维格斯特认为,个体所属的社会团体要求其成员在某一特定的年龄必须完成属于当时的特定发展任务,这一特定的年龄就是所谓的关键期(teachable moment)。在这关键期中,个体凭借已有的发展经验和水平来对对象加以认识,这种认识的水平将深刻影响日后个体对外界的参与程度。他认为发展任务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的发展即是完成人生发展任务的过程,同样人的成熟也由一个个发展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哈维格斯特提出人的发展首先是情绪和社会的发展,其次才是智力的发展。
二、每一阶段具体的发展任务
关于个体在每一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哈维格斯特作了如下概括。
(1)婴儿期与儿童早期(0~6岁)的发展任务:学习走路;学习食用固体食物;学习说话;学习控制排泄机能;学习认识性别和有关性别的行为和礼节;获得稳定的肌肉运动;形成对社会和身体的简单概念;对父母、兄弟姐妹及他人产生感情联系;学习判断是非并发展良知。
(2)儿童晚期(6~12岁)的发展任务:学习游戏必需的身体技能;形成健全的自我态度;学习与同伴和谐相处;学习扮演适合自己性别的角色;发展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发展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观念;发展良知、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发展对社会团体和制度的态度(在这一方面我没有系统的对孩子进行影响,究其原因是我的无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无知,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也不算晚。如果深究起来,对于孩子身边的与其有密切关系的班级这个小组织,我还是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渗透的,只是鉴于种种原因对于国家等比较大的社会组织以及民主、法律等制度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有目的的解释)。
(3)青少年期(12~21岁)的发展任务:接受个人的体型和性别角色;(对这个问题女儿应该有很好的适应,他并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孩子,这是最幸运的!)与年龄相近的异性和同性建立新的关系;情绪上不再依赖父母和其他成人;(估计这需要我先反思好,然后能尽最大努力配合孩子的成长,这当然要不分的追究独生子女政策,可是推脱责任是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的)树立经济上独立的自信态度;(这一点,是我还没有思考过的,其实这也应该是教育子女中最困难的,只有她有一个极其强大的精神世界,才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经济生活)选择职业并做好就业准备;发展行使公民权利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发展对社会负责的行为;准备适应婚姻和家庭生活;将自我价值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4)成年期(21~40岁)的发展任务:选择配偶;学习过婚后的配偶生活;开始组建家庭;抚育子女;管理家庭;开始从事一种职业;履行公民责任;参与合乎自己性格和志趣的社团活动。
(5)中年期(40~60岁)的发展任务:完成成年人的公民和社会职责;建立并维持某种经济水准的生活;帮助青少年子女成长为可靠、幸福的成年人;开展中年期的闲暇活动;与配偶维持密切关系;承受并适应中年期的生理变化;与年迈父母相互适应。
(6)老年期(60岁至死亡)的发展任务:适应逐渐衰退的体力和健康状况;适应退休和收入的减少;适应配偶的死亡;与其他老年人建立密切联系;履行对社会和公众的义务;建立美满的人生。
三、对发展性辅导的意义
同埃里克森一样,哈维格斯特重视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并以变化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这给发展性辅导的提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展性辅导所强调的“发展性原则”和“前摄性预防原则”等都是从中汲取了自身立论的坚实的理论支柱。此外,哈维格斯特的综合适应发展理论对发展性辅导的意义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哈维格斯特的综合适应发展理论集他人之长,融百家之育,将生理、心理、社会的发展目标融于一体,体现了当代社会对手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发展性辅导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发展性辅导就是要为全体成员提供成长的必要经验,扫除个体正常发展的障碍,但是由于个体成长绝不仅是某些方面的成长,所以发展性辅导就必须在生理、心理、人格和社会等多方面为儿童提供帮助。事实上,发展性辅导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上有许多方面就是直接根源于哈维格斯特的思想。
第二,哈维格斯特强调完成各阶段任务的关键期,强调学生完成任务后的积极情绪体验对以后任务达成的促进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首先是情绪和社会的发展,然后才是智力的发展。可见,哈维格斯特一反传统教育对智力因素的关注,而特别强调对情绪和社会因素的关注,为发展性辅导的人格辅导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内容。其中关键期的提出更为发展性辅导的实施提供了不同内容的心理辅导侧重点的理论依据。
第三,哈维格斯特清楚、明了地列出了人生发展六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使这个理论具有了操作性强的特点和优势,深受从事发展性辅导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人员赞赏。当然,在移植和应用其理论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时代是在发展的,各国的国情也不尽相同,所以哈氏提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任务也可能对现代我国人群不完全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