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岩点评余子愚的诗《诗选刊》
(2008-11-08 12:05:29)
标签:
南岩诗选刊梦乡老板娘余子愚东莞80后诗人诗歌中国杂谈 |
分类: 南岩评论 |
◎
喧嚣的人群,黑的夜
明晃晃的灯光,书摊
盗版书,十元一本的新华字典
老板娘守着几十只玻璃鱼缸
各种金鱼游在水中,自由自在
夜市的音乐吵成噪音,一辆摩托车
轰鸣而过,老板娘眼里闪出一丝无奈
侧头望一眼摆满盗版言情小说的
书架,她的小儿子,一个四五岁的男孩
躺在那里,进入梦乡,身上盖着他父亲的
外套,那个身材瘦小的男人
他们爱情的结晶,睡在言情小说
组成的书堆旁,高高架起的木板书架
孩子的席梦思床,梦乡深处,金鱼自由游动
南国小城的夜空,人群安静下来
夜色深沉,灯光隐去,昆虫的叫声从屋角传来
他的父母,伴着他进入甜美的梦乡
屋顶上的天空,有群星眨着眼睛
南岩话斋:
子愚,是我陌生的熟悉兄弟,我已不记得从何时起跟他有了深入的交流,但他的敏锐早已击中我的心脏,因为我这人比较懒,大部分诗友都是主动联系上我的。
还记得他说过干得不开心,于是我鼓动着他来南方发展,他真的来了,那是一个大热天,我因为忙,迟到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广州火车站,他一眼就认出了我,他没有怪我迟到,反而一个劲地说打扰兄弟了,之后我们谈起了文学、诗歌、《大西北诗刊》……
子愚当天就又赶往东莞去了,去知闲那,因为这个喧嚣的城市没有属于我的房屋。他来到南方后,找工作并不是很顺利,因为刚碰上经济萧条时期,很的多企业都停止了内需。知闲做点书本的小生意,情况也不是很稳定,加上两个人的开销、房租等,把子愚急得都一个劲地抽烟和跟我说快点找到工作。
也许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南岩谈这些呢?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读一首作品就是读作者的内心境,读读者的生活感悟。当你们了解了这段故事,也就更能深入来读这首作品。子愚的这首作品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他走向社会层面写作的开始。这样的景色,我跟他、知闲在东莞的街头随处可见,但给他带来的是更深层的,是对这样城市的厌恶和反叛,是对这样城市的可悲,是对家的眷恋。整首作品看似都在勾勒着这个城市的一个个画面,叙述平稳,故事慢慢进入,但伤得是作者自己,是这个“城市”,是远方思念他的人。
子愚最近跟我说过,对于社会真实的写作是他最近的追求。看来,他做到了,只是叙述还稍显不成熟,没有抓住内核,升华得不是那么有质感。作为兄弟的我,只能在远方不远的广州祝福你!找个时间我会再去东莞找你和知闲喝酒、聊诗,吃你煮的饭菜,大声地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