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辉对南岩一首《从不开口》砍了三刀!
(2008-06-30 11:36:17)
标签:
南岩卢辉《从不开口》布达拉宫两个轮子俄罗斯2008年80后新浪文化 |
分类: 南岩评论 |
《从不开口》
我把身体的温度敷在薄薄的纸上
从雨水里扯出
此时,打开双手,伸出十个指头
三把剪刀一起发亮,在烈火纠缠的木版上
七个男人步入一个女人的世界
紧贴玻璃﹑广告和香水
今天,再一次
一遍遍被人提起
一堆生锈的铁器卸下火车的两个轮子
连接一个时代
从磨石的姓氏把遗嘱托付
而你,从不开口,为了内心的回答
布达拉宫的露水刺疼了词语
压迫着人们说出
十二个月前的幸福,目光中按住的枫叶
撇开俄罗斯的雪块,和自己相遇
当我重新呼吸,从一九八五年的夜晚
望向一切
仿佛告别多年以前的名字
此时,打开双手,伸出十个指头
学会简单地生活,把声音连同二十年的数字
接触农民,一分钟一分钟地走过泥田
朝着山顶张开一张嘴巴,摆脱楼房的影子
追赶一个从深谷出来的人
卢辉点评:我从南岩一组诗中抽取一首来点评,我最想说的是,作为一位评手的南岩,他的“精神向度”是多向性,这就使得作为诗人的南岩在写诗时的“背负”要比别人要来的“杂多”,这首诗应该说,诗人的“着陆”已经相当的“厚实”:“我把身体的温度敷在薄薄的纸上/从雨水里扯出”;“一堆生锈的铁器卸下火车的两个轮子/连接一个时代”,很显然诗人很想达到的“落处”都已“就位”。我在想,从“广告和香水到“磨石的姓氏”,从“布达拉宫的露水”到“俄罗斯的雪块”,从“泥田”到“楼房”,如此的“跨度”,如此的“聚焦”,没有一个“史料”的填充,一首短诗的“能量”(除非一个片段或一个截面)肯定不堪重负,但我看到南岩的“精神抵达”的从容和不迫,一条条抵达的踪迹或踪影赫然显示在字里行间:“而你,从不开口,为了内心的回答/布达拉宫的露水刺疼了词语/压迫着人们说出/十二个月前的幸福,目光中按住的枫叶/撇开俄罗斯的雪块,和自己相遇”,让精神与历史相遇或擦肩而过,这肯定是许多诗人最想“干”的事,只是它很沉,只有强大的思想还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