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岩的诗再次引发搜狐的争论

(2008-04-30 11:59:09)
标签:

搜狐

现代诗歌

评论

李清欢

运管人

南岩

骆一禾

80后

争论

文化

分类: 话东话西

《把温暖托付》


        文/南岩

一.

灯火,灯火,雨水占用最小的房间
进行叶面的琐事,没有一片轻云等候
一朵一朵桃花碰撞香水的湿,醒来吧!
雪姑娘倒在一口风的脚印上
母亲在三月里给每一个到来的客人准备了座位


二.

在那里,左手提着篮子的蝴蝶挨近
一小块阳光,用翅膀温暖着一朵朵桃花
清晨来了,把我的耳朵奉献
倾听父亲下田的声音
还有屋后竹笋探头地动静


三.

从那天起,我就不断地剥去厚厚的衣裳
放下了四肢和脑袋,几撮种子带来
把三月的消息铺开
让日子和着泥土一起,南方小镇的街道
涂抹着露水


四.

她们微笑了,站在水井的缆绳上
村民把一年的水缸
一次灌满,一筐一筐的月季搅动着
两肩膀敞开的太阳,鸟巢被雾水撩了一下
一整块的天空层层晃荡,还有
扯落花瓣的孩子
一路小跑,把一天的羞怯秘密地藏起

李清欢(搜狐社区现代诗歌版首席斑竹):

诗歌的好坏,向来见仁见智,一言以蔽之,能感动人的,即是好诗。
下面仅从个人角度对这位朋友的诗歌进行粗浅评论,倘能让哪位朋友从中受到一点启发,也算是没白忙活。当然,这也是应运管人之要求而作——仓促上线,便又见这老兄索要诗评之留言,实在是感动于他对诗歌的热忱与执着。
时间有限,草草而成,运管人不要见怪。

一.

灯火,灯火,雨水占用最小的房间
进行叶面的琐事,没有一片轻云等候
一朵一朵桃花碰撞香水的湿,醒来吧!
雪姑娘倒在一口风的脚印上
母亲在三月里给每一个到来的客人准备了座位


    在我上面那篇文章里说过,曹植的诗,开头多用警句,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而这段文字,也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灯火,灯火,雨水占用最小的房间 进行叶面的琐事”从形态讲,有静有动,静中含动,静止的灯火,跃动的雨水;从意境讲,大中有小,以小见大,或许是一片片的灯火,或许只是叶面上那一滴最惹人凝眸的雨水;从文字构成上讲,“灯火,灯火”简单的重复,却给人一种小小的舒适的惊艳感觉,更妙的是,自然引出了下文的“雨水”,了了几笔,先把整诗的画面给勾勒出来,为整体氛围的营造打下极好的基础,也深深抓住了读者的心,让人有了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就如一盘佳肴盘子上面和周围鲜红或者翠绿的小小点缀,令人未张嘴先已食欲大开,味蕾怒放。
    这里还有一个文字如何简练的问题。试看,如果换成“灯火,雨水占用最小的房间……”从表面看只是少了一个貌似重复的词语,但从效果上看,就显得单薄了许多。“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即与此异曲同工。但也必须得承认,如何从字面的简洁和叠词中中寻求最佳的平衡点,是很难的,达到这个境界,需得下一番苦功。
   “桃花碰撞香水的湿”,这一句,从文字水平上讲,其实没什么养眼之处,但它却很好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没有“桃花”、“香水”、“湿”这些女性化的字词,下面“雪姑娘”的出现,就显得突兀了。
   “一口风的脚印”,“一口”用得很好,既不张扬,又不陈旧,而且带一点民间俗语色彩,更能得到读者的认同。整个句子的想象奇特,却夸张地不留痕迹,仅仅是风将冬天吹走、时令变换这一平常现象,却被作者用多情细腻的笔触描画出来,像电视节目中看到的那道南方名吃,不起眼的豆腐块慵懒地挤在盘中,待下箸轻轻将其上盖掀开,方才发现,豆腐做的盒子中是倚红叠翠,琳琅满目。
    诗歌,少了最有感情的人的参与,也只能算是单调的形容词罢了。就在此时,“母亲“适时出现,盘活了全局。写的是母亲,实则写的是即将到来的客人们,一个隐含的景象或者说词语便是“热闹”,这三月里的一热一闹,给人的感觉,就是冬天确实无影无踪了。是啊,还有什么比“沸腾的人群”更能带来暖融融的气氛呢?

先写这么多,吃饭去。

 

运管人(搜狐社区现代诗歌版诗友):首斑你从诗歌技术角度上分析得很到位,这首小诗歌意景逻辑很强,显然是作者下了功夫写的.~但你对这小诗歌的内涵把握不够~~~~~~~这首小诗让我联想到许多东西,如果大家同意,下周我可以发表一下关于此诗歌内涵东西进行一下简单剖析.

李清欢:我明白你的意思 我也曾试图从联想的角度去分析 但你不要忘了 关于联想 不同的人看同一事物 都会有不同的想象 跟技术的同一性不可相提并论 所以 我才将评论仅仅限制在技术层面 好的诗歌 其具体意境 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运管人:《把温暖托付》是一组具有南方乡村特色的组诗,典型的印象派诗歌。第一组,让我感触很多,首斑已经将此从诗歌的技巧角度分析了此首小诗,在这里我就不累叙。

  前三节均点明了时令和气候。春天,在一个村庄夜色中,细雨飘飞,农家灯火隐约绰约,雨点轻敲打植物的叶子,就好像在雨点和叶面繁杂零碎地对话,就是天空轻云也无心打搅它们的窃窃对语。桃技上花朵上沾满了晶莹剔透的水滴,花香随风飘逸急促地催促归乡人的脚步。
     
  此景,作者起笔的“灯火,灯火”尤为重要,表面上是写乡村景致,其实也暗喻为人间的温情,让读者心中有一股温馨的亲情油然而生。但作者笔锋没有直面叙述亲情,而转折到冷峻地描写手法,雪姑娘倒在一口风的脚印上,已经阐明归乡的性别和心景,暗示归乡人某些的忧郁心絮。作者没有明确地说明,让读者百思难解此意。非常苦涩的晦语。结尾作者又回到了主题。但进文有些仓促出笔。。。首斑已经将其说明,我也不想重叙。

    “好的诗歌 其具体意境 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首斑你说这话,我反对!好的诗歌就是能引起读者联想和思考以及警世作用。再由笔者理解能力进行剖析!这方面的诗歌很多。以前我也转帖了一些贴子在论坛,譬如时间是一个很抽象性的概念~但朱自清的《匆匆》和志摩《沪杭车中》用诗歌的艺术形式将时间概念诠释得很到位。

 

争论连接地点http://club.book.sohu.com/r-poem-906447-0-19-0.html

南岩在搜狐的诗歌http://club.book.sohu.com/r-poem-906297-0-12-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