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2023-07-07 14:35:31)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原创杂文

谈“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泉锦清

 

我幼时即见此语,见即爱之。然一直未能探其究。今闲来无事,正好记一记。

我犯明清训诂考辨的弊病,每见古语言说,总想知道最早见于何书。

这次当然不例外。

用此语百度,版本颇多。转载最多,让人深信不疑的当数如下版本:

至屠夫徐五家见悬此联

曹学

蝇营狗苟贪妄欲,人猿如何再作揖;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但据我遍查古籍,此说未见任何出处,未能考真。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一·故事》记载:

相传吾乡曹石仓先生学辞官归里时,闲行街巷,见一陋屋,柴门不正,柱上署桃符云:“问如何过日;但即此是天。”询知宅主,乃屠者徐五也。径入厅事,有二联,一云:“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一云:“金欲两千酬漂母;鞭须六百挞平王。”先生为之惊然。徘徊间,徐五已回。与语,甚契洽,因定交。甲申之变,徐五携只鸡斗酒,径造先生庐,排闼而入。见先生,惊曰:“吾办此奉祭耳!何尚在也?”先生遂拜而就义焉。卢潜溪孔昭云:相传徐五更有下联云:“鼠因粮绝潜踪去。犬为家贫放胆眠。”殊有感慨。又传曹殉节后数日,人见溪中有浮尸,著素衣冠。识者以为即徐五也。按:徐五名英,字振烈,侯官人。余田生甸、张超然远并为之传。里中人但称为徐五云。

可见,“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当为徐英作品,而非曹学所作。

读书人多精于权衡利弊,善于计久远,规划着自己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将来。为着长远的利益,其不背判眼前的或者无关他长远计的人和事,给人以不仗义之感。

“屠狗辈”“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但凡有酒,呼朋唤友,通宵达旦,畅游一番。足显仗义。

故二者“仗义”与“负心”的根本区别,其实在于二者对自己的权谋的差异。

八九十年代,农村几兄弟,读书的哥哥姐姐不惜让父母砸锅卖铁,揭瓦拆房去读书。弟弟妹妹见家徒四壁,弃学打工,补贴家用,照顾父母。如今中国大地之下,孝敬父母,陪伴父母的,多是“屠狗辈”,哪见几个读书人?也算“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真实写照了。

当然万事并无绝对。读书人图大谋。图谋成时,“仗义”倍之也并不少见。“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妙就妙在“半从”“多是”四字。

我当老师多年,突然觉得此语从概率上来说,“半从”之语不虚。我们的学生,所谓的优生,所谓的“读书人”,毕业之后,基本与老师老死不相往来,甚而相视无语,实为“负心”居者多,而那些所谓的差生,所谓的“屠狗辈”,每每对恩师致以节日问候,相逢于江湖,还敬以三杯两盏茶酒,多属“仗义”。

其实,“屠狗辈”与读书人的“仗义”与 “负心”多半是两个极端,前者待人接物,完全不计得失,完全随心所欲,完全不为自己的长远利益谋划,后者过于在乎自己的前程,忽略最基本的待人接物的准则。凡事“过犹不及”,应秉承中庸之道,当“仗义”时适当“仗义”,当“负心”时适当负心。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可谓“仗义”过头了;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可谓“负心”的极端了。中学生相约一起逃学去游玩者和放弃一切集体活动努力刷题者,算得此两类“过犹不及”的人群,且都为数不少。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个矛盾,也恰似“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都是社会形势错位人为干预造成的,无解。

要解,除非读书已无功名之利,仅为修身之便。那是不可能的!

 

泉锦清于冷雨斋

2023.7.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