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之晴(1748):清泉乡白土良村
(2022-09-10 00:37:35)
标签:
湛之晴(1748):清泉文化湛社琴中国作家网 |
分类: 诗歌 |
湛之晴(1748):清泉乡白土良村
无数次走过白土梁子
白土梁子船的故事
四千年
就在丝路上
演绎着传奇
注:
嘉峪关向西,就进入了疏勒河流域,小小的支流白杨河冲刷出了九沟十八坡,浇灌出了几块小小的绿洲。这些不起眼的小绿洲成为诸多部落和民族曾经的栖息地。4000年来,羌族、乌孙、匈奴、月氏、鲜卑、吐蕃、蒙古等不同民族的先民从这里匆匆进进出出,绵延至今,从东向西仍有惠回堡、白土良、火烧沟三个村落分布在这一线,白土良村就是其中之一。
4000年以来的东西文化、民族文化在这里荟萃,源远流长。这里是史前东西文明交流的前沿,我国青铜冶炼、金属冶炼的发端地之一,河西走廊最早的古县地之一,河西走廊的茶马互市地。
这里有4000年的火烧沟文化、3000的骟马文化、2000年的西骟马城。玉门4000年历史精华,主要在清泉乡白土良这个小村。白土良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遗址地带之一,是河西走廊发掘墓葬最多的地带之一。这里有火烧沟、骟马两个以当地地名命名的古文化,有东西两座骟马城,有重要的发掘。
经过数千年积淀,这个小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个性,彰显着独有的文化气质,成为万里丝路上的一处文化高地。
前一篇:湛之晴(1747):逃匿
后一篇:湛之晴(1749):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