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玛雅神话:可以有效规避风险么?
(2011-01-09 19:51:02)
标签:
转载 |
最近跟朋友聊起规避风险的问题,这让我想起彼得林奇曾经说起过的玛雅的神话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世界曾遭遇四次灾难破坏。第一次灾难是一场洪水,幸存者吸取了此次洪水的教训,搬到了地势较高的森林中去,他们修筑堤坝和高墙,并把房子建在树上,但第二次灾难是火灾。在火灾中的幸存者从树上搬了下来,并尽可能离森林远远的,在陡峭崎岖的山间裂缝用石头建起了新的房屋,结果不久世界又遭受了一场大地震的破坏。第四次灾难书中没有提,但不管是什么灾难,玛雅人还是没有能够幸免于难,因为他们只是忙于为防止地震再次发生做准备。
这个故事说明,风险确实是很难规避的,尤其是基于过去的经历来设想未来。对于股票投资来说,这个结论也是部分成立的。但好在,股票投资不是玄妙的自然科学,所以,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规律,采用一些方法,让这个结论不会完全成立。
短期来看,投资的风险的确难以规避,因为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太多,能做的最多是事后被动地控制损失。但只要确定了纪律,止损人人都能做,这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而且这样的方法是否有效也值得商榷:倘若遇到极端情况,运气不好,每次都要止损,这样一来影响心态,二来累计下来的亏损也不少呀。
我们还是从风险的分解开始谈吧。所谓风险,无非来自三个方面,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和投资者非理性操作的风险。如下:
1、非系统风险就是选错了标的,但是“错”还是“对”的评价又视乎时期而定,有些短期错的但长期是对的,有些短期对的而长期错。短期也对长期也对,这是每个投资者追求的完美境界,但达到这种境界跟运气有极大的关系,不可复制,不可奢望。如果一定要在短期对和长期对之间做一个选择,我会选长期对。原因很简单,对于我来说短期股价受干扰的因素太多,基本就是随机行走,我没有能力把握,可能有些高手可以做到,但我很怀疑在这中间“运气”的作用占比多大。而长期对,就有逻辑可循了:在合理的价格买入成长确定性较高的企业,既简单又有效。当然,在对“成长性”和“价格是否合理”的判断上也可能出错,但构建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错误。(关于组合构建的机制,另文再表)
2、系统性风险。尤其在中国,这个风险好像更为突出。过去20年中国股市由不成熟慢慢开始成熟(不过现在离成熟仍然很远),历史经验可以参考,但未来不可能是过去的简单复制。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中提到过一个结论,系统性风险就是时间的函数,书中的实证表明只要持有超过10年,系统性风险就是一个伪命题。当然,我们的投资者不可能有耐心来进行十年的布局,但在投资中这个事情很有趣,最不愿意做的,往往是对的。
3、非理性操作风险。这个之前的一篇博文提过了,不赘。
总的来说,在合理价格买入几家成长确定的公司并持有之,可能是世上最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同时还能创造不菲的收益,何乐不为?
当然,对于受托管理的资产,这可能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很少有投资人愿意跟你共同渡过一段较长的时间。而所有这些,在短期可能不那么漂亮的业绩面前,都是那么的苍白。有朋友说,管理他人资产基本就不是人干的事儿,我很认同,除非是有坚定一致的同行者,不然很多情况下,要在违背事物内在逻辑的前提下实现目标,听着靠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