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房多的一个原因
(2010-08-09 13:48: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休闲娱乐 |
当看到媒体不断的数空置房的时候,我想可能又要为某些政策在做铺垫了。媒体尤其是中央台利用自己的垄断,总是在混淆视听。她们没有搞清楚出中国的老百姓多么可怜,政府的喉舌是为政府服务的。没有搞清楚出老百姓为什么要买房子。刚好一个好朋友对通胀的数据做了对比。也许这可以解释城市中的空置房多的一个原因吧。
翟敬勇
通胀究竟多可怕
时间2010-08-06 21:17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钱并非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不是金钱,而是时间,时间最终能消磨一切,包括金钱。
时间消磨金钱的方式很简单,就是通货膨胀。
时间再久,一块钱还是一块钱。但时间久了,东西的价格早已不是原来的价格,而是涨了很多。因此一块钱已经不是原来的一块钱,购买力缩水了很多。
记住,是很多,甚至是很多很多。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计算通货膨胀导致倾向购买力缩水的幅度分别是:
过去10年(2000-2009)累计缩水17%,10年贬值超过1/6,现在的100元钱购买力才相当于10年前的83元。
过去20年(1990-2009)累计缩水65%,20年贬值超过约2/3,现在的100元钱购买力只相当于20年前的35元。
过去33年(1978-2009)累计缩水85%,33年贬值超过约5/6,现在的100元钱购买力只相当于30年前的15元。
怪不得老百姓说:现在的钱不值钱了。
通货膨胀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它悄悄地把我们用血汗赚的钱中很大一块变成废纸。
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大量发行货币,超大规模注入流动性,美联储主席形象地比喻为“直升机撒钱”。非常之时,必须用非常手段。巴菲特把遭遇金融危机的美国比喻成心跳骤停的病人,必须急救,“美联储井喷一样往经济中注入货币,才使我们的经济大厦免于彻底倒塌。”
但是急救之后呢?是药三分毒,猛药更加毒。巴菲特说:“美国经济现在就像一个刚走出急救室的病人,正在走上一条缓慢的恢复之路。但政府继续给超大剂量服用货币药物,不久我们就需要应对货币药物的副作用。到目前为止,这些副作用中大部分并未出现,可能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会处于潜伏之中。
巴菲特认为最大的威胁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量发行货币会有助于推动经济复苏,但是长期来说有通货膨胀的危险。我们美国人有一个说法是,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件事都有它的后果。”
怎么对付通货膨胀这个恶魔?
国家要想办法,包括给老百姓提高收入。
老百姓自己也要想办法,让自己赚的钱不断投资增值,对抗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
第一个办法,存银行,最简单,也最失败。扣除通货膨胀率,按照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算,20年存款的实际收益率肯定是负的,何况后来存款利息还要征收所得税。
第二个办法,买国债。根据Wind资讯加权统计的票面利率,过去20年(1990-2009),100元投资国债能增值到361元,根据20年购买力缩水65%计算,相当于20年前的128元,20年实际增值28%,相当于每年实际利率1.24%的20年存款,收益率低得可怜。
第三个办法,买黄金。投资纽约商品交易报COMEX黄金期货,1989年到2009年10年只上涨了2.66倍。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收购黄金的价格是每克48元。2009年12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当月现货黄金9999成交均价为每克244元,20年上涨5倍,100元购买黄金20年能增值到508元,根据20年购买力缩水65%计算,相当于20年前的180元,20年实际增值80%,相当于每年实际利率3%的20年存款,24年才能增值1倍,收益率也很低。
第四个办法,买股票。1990年12月上证指数开盘96点,2009年12月底收盘3277点,20年上涨34倍,100元购买股票20年能增值到3414元,根据20年购买力缩水65%计算,相当于20年前的1208元,20年实际增值12倍,相当于每年实际利率50%的20年存款,收益率高得惊人。如果你选到大牛股,还会比上证指数赚得更高,甚至上百倍几百倍的超级大牛股都有。
(投资股票的风险非常高,一般的老百姓还是不要买为好---翟敬勇)
(第五个办法,买房子。在中国房子是保值增值的一个比较稳妥的手段。非常适合中国的老百姓。)---翟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