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摘要(CNNIC)-转摘
(2009-09-06 22:40:40)
标签:
电信网民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3g牌照 |
分类: 行业研究 |
一、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13.4%,上网普及率达到25.5%。网民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平稳上升。
目前中国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但与互联网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还处于较低水平,网络信息化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普及率也会随之攀升。
(二)宽带网民规模
宽带网民规模继续扩大,截止2009年6月,已有3.2亿网民使用了宽带访问互联网,占比高达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
(三)手机上网网民规模
截止2009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人,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
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政府和运营商的合力推动。2009年1月1日国务院通过3G牌照发放工作启动决议,3G牌照的发放为运营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强化了移动互联网概念。此后中国移动下调GPRS数据流量资费;中国电信调低无线上网套餐费用;中国联通推出多样化GPRS套餐等。主要运营商纷纷采取行动吸引和扩大用户规模,促进市场发展。
(二)上网和时尚理念结合。随着具有上网功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平台的便利,手机不仅是更便利的上网工具,同时也成为时尚潮流和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手机上网的时尚色彩吸引年轻用户使用,从而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
(三)上网内容和应用功能丰富。手机上网内容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升,手机博客、手机视频,乃至手机电视都发展迅猛,给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促进了手机上网用户的扩张。
二、网民结构特征
(一)性别结构
截止2009年6月,中国网民男女性别结构保持在53:47的比例,与2008年末相比,网民的性别结构保持稳定。
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女性网民占比有所上升,占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正逐步与城市进程趋同,更多的农村地区女性能接触到网络。
(二)年龄结构
我国网民结构在年龄上不断优化,呈现出成熟化的趋势。与2008年底相比,目前30-39岁网民所占比重明显增大,半年来占比从17.6%上升到20.7%。另外,40岁以上的网民规模整体有上升趋势,10-29岁的年轻群体占比例下降明显。
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半年增幅5%,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
(三)学历结构
与2008年末相比,目前网民重心仍在逐渐向低学历倾斜,学历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和高中的网民占比有所上升。
(四)职业结构
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占比31.7%。与2008年末相比,无业下岗失业人员网民占比上升了2.1个百分点,说明上网行为在这一群体中有所增加,网上信息能更大地传递到底层人群。
(五)收入结构
由于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学生,影响到网民收入结构中低收入者比例较高。但是与2008年末相比,中高收入网民占比增大,月收入
1500元以上的网民占比从40.3%上升至41.8%。
(六)城乡结构
截止2009年6月,中国城乡网民比例与2008年底保持一致,农村网民占比略有上升。目前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农村网民规模在逐步增大,但是互联网向农村地区渗透的速率较之2008年有所减缓。
截止2009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较2008年底增长1105万人,增幅13.1%。
一、上网地点
目前,有80.2%的网民在家上网,家庭仍然是网民最主要的上网场所。网吧上网网民比例较之2008年末下降7个百分点,单位上网的网民增加5个百分点。
二、上网设备
手机作为上网设备使用比例增幅较大,从2008年末的39.5%上升到2009年6月的46%,与此同时,台式机和笔记本上网使用比例在下降。
三、上网时间
网民上网的频率相对较高,每周上网6-7天的网民占比达39.5%。同时,网民上网时间也明显延长,与2008年末相比,人均周上网时间增加了1.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