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zhaijingyong88
zhaijingyong88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848
  • 关注人气:24,8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理解经济运行的轨迹

(2009-04-24 13:59:56)
标签:

杂谈

对于08年的经历给我们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天到香港和一个朋友聊了聊天,他刚从日本飞回香港,他参加了在日本的高盛的年会,他谈到和一个非常有名的基金经理吵起来了,原因就是:这个基金对香港/中国的配置是-1.3%;而这个基金从94年开始,亚洲市场复合回报率16.9%,剔除08年复合回报率为31%,亚洲市场主要的投资地就是香港/中国.这个基金的新兴市场的复合回报率从96年开始到目前是32.1%.我这个朋友的观点是:现在全球在注视中国,而他的基金的盈利也主要来在亚洲和新兴市场,没有理由把香港和中国的配置调成-1.3%.

我看了这个基金的组合配置,目前仓位非常轻,总计不过18.8%.

看到这些,也就不难想到去年香港的下跌之惨烈,同时,也给很多投资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我这位朋友坦言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复原.

我们昨天在探讨一个问题:产业转移的方向.(一个多月前他问我十年后产业转移到哪里).

我们从二战以后可以看得比较清晰:美国----日本----亚洲(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中国(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

从时间跨度:1955-1965的美国;1975-1985年的日本;1989-1997年的亚洲(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2003年的中国(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

产业转移的目的就是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从历史的转移的来看,每次经济危机都是产业加速转移的时段,每一个转移的地区一般都有十年左右的增长期.

我个人的理解:目前产业转移在中国在向纵深化发展.目前中国的主要竞争力还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目前互联网和医药制造业已经在这些地区开始有竞争力);3-5年以后将顺利的转移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河北等中部地区.

既然全球的制造业在中国,全球的财富向中国转移自然不可避免,中国的消费力上升也是必然.未来通胀也是必然,如何跑赢通胀也是我们要思考的.

我们还聊到一个题外话:他的一个有钱朋友,去年年底把房子卖了,想等跌了再买回来,没想到今年一季度房价不但没有跌,反而上涨了两成.现在还在头疼,是否需要加价买.从他的观察,香港的消费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而新加坡受到的冲击非常大.

                                                              翟敬勇

                                                             2009年4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