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通民众对住房改革不满意在于参照系的选择

(2008-11-24 15:54:50)
标签:

杂谈

主持人:举另外一个例子,那么我们说住房改革,人们住的问题,是不是也处在这么一个中间的道路上,对它有焦虑症的人,遍地都是,因为大家住的问题没有得到实际解决。

  樊纲: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也需要理性地思考。说没有解决,但是我们想想中国即使城里人,如果不算农民,城市户口的人,也是80%已经有了自由住房了。农民,城里没有房子,但是如果算农村的房子,他也有房子,所以中国整个人口来讲,也是80%自己拥有住房了。美国才60%几,欧洲才40%-50%,所以说你要说中国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也不赞同。现在大家期望值在哪儿?包括可能你的期望值是,我没有现在买得起房子,大概现在房子太贵,可是你现在买得起房子,是买得起什么房子呢?你肯定说的不是城边村的那个破房子,你说的也不是现在城里面的原来那些公房子,旧房子,筒子楼不说了,原来那些居民楼,你都不认为是那种房子。你现在说你买不起房子,是买不起什么?买不起新房子,而且很可能是新的高级公寓,地点还在CBD。很多人想的,他参照系是这个。解决没解决呢?你如果比起一个发达国家的新毕业的大学生,同等水平上,我们的居住也不一定差,你租了一个一居室的房子。我跟你说,要在纽约,要在巴黎,刚毕业的大学生,连一居室的房子都租不起,没有一居室,就是一个房子,可能有个厕所,那厕所小的小到什么程度?那个厨房小到什么程度?可能比我们还小。所以这时候呢,就说是一个参照系问题了,我们的焦虑症,究竟焦虑在什么地方?你的参照系在什么地方?如果现在人人都要买得起,价格要使大家都买得起,买得起,在CBD的,能有风景的,高档公寓,新房子,如果人人都买得起这个,中国完蛋了,中国的体制畸形了,中国一定完蛋了,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符合资源稀缺的规律。所以呢,如果把旧房子算起来,如果把所有的房子这些都算起来,我们的住房价格不一定高到哪里去,相对我们的收入来讲。所以呢,我可以不去争论是不是要人人有住房的问题,很多人现在在争论这个问题,是应该有住房,还是应该有居所,有居所就是租房子。我说我可以同意人人到最后实现我们可以买高档公寓楼,至于看什么风景,不说了,西湖,西湖只有一个,不能大家都去看西湖去,对不对,至于看什么风景不说,但是高档,新的公寓楼,我可以说最后有这个,但这是一个发展过程吧,这不能今天就实现吧,人均GDP才两千多美元,我们70%的人还是挣的一千美元左右,我们现在肯定不能实现吧。发达国家都没有实现的,我们至少得还得五十年,一百年,一百五十年,一代人,一代人过去才能实现吧。想现在就实现,这个没实现,价格没低到我能够承受,我就去骂,我就说价格不到位,就说去继续要降价,不现实吧。

  所以我说呢,都是参照系的问题,包括现在改革焦虑症也是这个问题。你要是参照最好的,完美的制度,那大家看都焦虑了。但是要想到完美制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一个改革的过程。我想我们应该更多的来理解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现在要做什么。如果一下子用革命的那种方法,把你认为的一些既得利益集团都杀死的话,能解决问题吗?我想我们就寻找一条渐进的过程,我们逐步逐步把它做过去,让大家的利益逐步逐步调整,住房的问题也是一样。那是一个幻想的话,一个空想的话,我们回到现实,我们(包括政策)怎么做?你比如说政策,城市的政策是不是就应该慢点拆旧房子,因为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说,旧房子最便宜。我们留点这些旧房子,为新进城的打工仔、为低收入阶层,包括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留点旧房子住好不好;我们就不要太着急驱赶那些城中村,那些城边村,他们还要为我们大多数低收的阶层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条件。所以呢,我说对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太理想,这也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科学分析,因为科学分析是什么呢?科学分析是事实上这事物会怎么发展;这个经济规律究竟是什么;事实上我们在发展和改革国家当中,我们能实现的,近期能实现的,和远期能实现的东西相互关系是什么。我们给点理性的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