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7年下半年由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已经减弱.这主要得益于政府采取农村市场的大量扶持,虽然经过了2008年1月的雪灾,我国的农作物依旧获得了比较好的丰收.政府为了保护农村的种粮积极性,再度提高了2008年夏粮的最低保护收购价格.农作物和生猪等等产品的周期在6-12月左右,08年的食用油和猪肉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下跌的概率比较高.
2007年10月的从紧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已经显现出来.房地产企业大都采取杠杆经营,一旦资金源头被收紧,地产企业的整合即将开始,对应的就是房价的整体回落.刚性的需求并没有降低,所以地产企业整合中后期,房价可能会再度回升.
2008年上半年让我们担忧的还是高油价带来的通货膨胀,欧美经济的下滑,实际的需求量是在下降,可是油价还在上升.推测原因:可能是资金的泛滥和中国的限价政策.目前油价已经虚高很多了,美圆的贬值推动了油价的上升,投资机会的减少也加剧了期货市场的火爆.中国的限价政策也成了油价上涨的助推力量.限价的负作用:供应紧张,黑市猖獗,行贿受贿盛行;这对经济长远来讲是有巨大的杀伤力的.美国国会已经否决了布什政府的原油储备计划,也许现在就等着中国政府出手了.
从近期的相关部门的动作可以看出来,生产资料改革已经破在眉睫,电煤的储量越来越少,全国的用电高峰即将来临,煤电联动非常紧迫,相关部门的言语已经可以看出在为联动做铺垫;中国钢协开始限期清理港口铁矿石的压港投机行为;作为通涨源头,国家对成品油改革也已经箭在舷上了.成品油价的上调的好处是直接可以让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电煤价格上涨的动力也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动力也消失了.
大家可能担心提高成品油价格会推升CPI再度上升,但是,我们要知道目前是最佳的机会,我们的必需品对通胀的推动作用降低,这是通过调高生产资料成本,可以再度抑制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如果等价格传导再度到生活必需品时,可能就不好调控了.
我们的副总理是学经济的,相信他们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这是全球人民翘首期盼的一件大事.中国出手的越早,控制全球通胀的机会就越大.
(感谢我的朋友LINDA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