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刚刚看完上港集箱的2007年的年报,发现2007年持有的禁售股全部卖掉了.刚好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影响",我前天晚上和一个哥们也聊到这一话题,他表达了他的观点"做实业的和做虚拟投资的搏弈开始了".
对于大小非的解禁我们在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时候已经在考虑了.大小非的解禁给市场带来的最主要的变化有三点:
1、企业的价值、成长性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供给的增加将加速市场的分化,证券市场将逐步走向以企业价值为轴心的估值体系。
3、中国证券市场将出现大量的廉价的“仙股”(香港的称呼)。
2006年--2007年的证券市场出现了异常火爆,供给没有有效的出现的时候,资本市场开始了好坏一起火的局面。很多人把06--07年的盈利水平当作了一种常态。更多的人似乎忘记了风险,中信证券的小非解禁就是最好的例证:小非从16块多一直往上减持,可是其股价越减越涨,当疯狂的人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股价就开始回落,小非也就获得了巨额的投资收益(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雅戈尔的年报,2008年4月22日公布)。我们可以看到中信证券算是比较好的公司之一了,小非都要疯狂的减持,就更不用说其他的公司了。
我们当时对于大小非的减持的考虑,选择两类企业:股权分散的企业、央企(一定要符合我们其他的选择标准)。比如招商银行,股权分散,大股东根本不敢减持,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公司盈利强劲。再比如万科,流通比例非常高,根本没有减持的风险;招商地产,大股东不断的增持。央企,国资委有明确的减持标准,有些处于国家战略的考虑必须保持绝对的控股地位,优秀的央企还要增持。比如华侨城,大股东表示,还要在合适的时机增持至绝对控股地位。
对于供给的增加,市场的资金变得紧缺,股权变得充裕的时候,垃圾企业将走向漫漫回归路;自然界的“二八定律”会让优秀企业的股权将在未来变得稀缺,坚持以“企业价值为导向的股权投资”将迎来明媚的春天。
经过一次一次的洗礼,优秀企业的股权将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变得极其珍贵。时间是会说话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守住好的企业,再努力去寻找将成为优秀甚至伟大的企业。
市场是残酷的,资本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如果选择错了要立码认错。不要去抱怨,如果选择是对的,那就不要管外界的言语了“市场经常会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