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2013-01-25 09:21:41)
标签:

翰墨荟萃

上海博物馆

五代宋元书画珍品

任仁发九马图

元代水利工程

分类: 看展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来到任仁发《九马图》前,暗暗吃惊。这马画得太精细了!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任仁发《九马图》卷,绢本设色,120.81×56.99厘米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图卷从右至左,绘七人九马,人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七马官或牵马而行,或饲马喂马,似胡人而衣冠皆唐代服饰。九马雄壮矫健,皮鬃致密纤细,造型生动,当为官府名贵之马。卷末有行书题跋:“泰定甲子仲春作九马图于可诗堂。月山道人。”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泰定甲子即泰定元年(1324)。下钤白文方印“任氏子明”、朱文方印“月山道人”。卷上有鉴藏印“奎章阁”、“沐氏珍玩”、“可庵收得铭心绝品”等。说明此图卷曾入藏元文宗内府,明初为云南黔宁王沐英家族收藏。明初以后至清末民初的递藏情况不明,后流入日本为东京冈崎正也收藏,后又归旅日华裔收藏家程琦(字伯奋,号可庵)。1972年纳尔逊艺术博物馆从程氏手中购藏,现为该馆珍藏的中国古代名画巨迹之一。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一、这是水利工程师笔下的马啊

 

    任仁发原名霆发,字子明,号月山。祖籍是徐邳三山人(今江苏铜山县境内),他的祖先迁移至浙江嘉禾(今嘉兴)青龙镇,任仁发即出生于此。

    任仁发约在至元十六年(1279),以南宋举人的身份,自持名刺往见时任中奉大夫浙西道宣慰使游显。游氏是蒙元军队中战功卓著的北方汉人将领,深受元世祖宠信和器重。游氏慧眼识才,遂纳其为幕府中的宣慰掾,负责整理文书档案。任仁发因善于处理实务而步步高升,仕途扶摇直上,最后做到都水少监。由于他的恪尽职守和治水才能出众,得到了元帝和许多蒙元高级官员的器重。但也因此导致了一些南宋遗民文人对他的误解和疏远。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被评选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就是任仁发手下的十大水利工程之一。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先生称,该水闸的建造水平即便在今天获个建筑界大奖也不成问题。水闸是在宋代水闸营造的基础上,在长江三角洲这一特殊地貌情况下建造的,因此在中国水利工程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它又是长江口海岸水利工程的重要标志,从闸门到驳岸、外墙、固水的石面构造、用材,都可堪称是此类水利工程的先驱。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二、这是膘肥体壮养尊处优的马啊

 

    元人杨维桢《题跋月山公〈九马图〉卷》前序中有云:“右任公月山《九马图》一卷,马官控而立者二,赴饮者一,渴饮者二,共枥秣者二,立而昂首回顾者二。”诗中还有句云:“图中九马气俱王,都护清骢尤第一。” 清骢马应是图卷中从右至左的第五匹马,身上有青白相间之花斑纹。(即上下两图中之马)

在元代都护府是负责主管畏兀儿(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诉讼事件的司法机构。或有可能《九马图》是一件都护府马官和马匹的写生之作。这些马不是那韩愈笔下“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的被埋没的千里马,而应该是岳飞《良马对》里“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的良马吧?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元代初期的书画界盛行一股复古思潮,即舍南宋而直入晋、唐。任仁发的马,直接师承唐人韩幹以及北宋李公麟的画风。肥壮体健,铁线构图,淡色晕染,虽是业余画家之作,却有专业画家的水准。

    柯九思题任氏《二马图》云:“自曹、韩之后,数百年来,未有舍其法而逾之者,唯宋李龙眠(李公麟)得其神,本朝赵文敏公(赵孟頫)得其骨,若秘书监任公(任仁发),则甚得其形容气韵矣,岂易得哉!”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佘城在《元代任仁发的绘画艺术》一文中曾写道:“元代画马发展的情形,自始至终显得相当热闹,为南宋以来沉寝甚久的人马画科带来苏醒。元代画马兴盛,基于复古风气外,还有一层原因,笔者认为元代由于马政管理严峻,百姓难得见到真马,古人画马除了触发爱马之思古幽情外,画家更需赖以为习画的稿本。整个元代著名的画家:早期有龚开;中期有赵孟頫、任仁发;晚期有赵雍、周朗、任子昭、赵麟、任伯温等。这些人的作品,画法上几乎完全走的是师法唐宋大家传统的路子。而且,因为一则仍于宋代发展的遗势;二则系于时代审美的风尚。”(台湾《艺术家》杂志19824月期)蒙元人崇尚唐代韩幹、北宋李公麟一派的雄健肥马,而不喜曹霸一路的羸弱瘦马。任仁发《九马图》也体现了当时普遍流行的艺术趣尚。

 

    这一路膘肥体壮养尊处优的“肥马”传统源远流长,从韩幹直到郎世宁,经久不衰。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任仁发画马有以下几个特征:皆为绢本设色,无白描作品;画面中除人和马以外,不作其他背景陪衬;勾勒采用匀细圆劲的铁线描,晕染为淡彩,并以晕染为其主要特色,完全遵循唐代马画的风格。

 

三、这是“别有用意”的马啊

 

     伍蠡甫先生曾在《中国画马艺术》一文中说过,任仁发的马是“要在异族统治下好好当差”,以及“画马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伍著《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呵呵,看来,画马不是简单地就画画马啊。突然想到故宫博物院藏的任仁发的《二马图》。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任仁发《二马图》)

元。任仁发作。绢本,设色。纵28.8厘米,横142.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画家任仁发的《二马图》,以肥瘦不同的两匹马,隐喻贪官和清官,是具有明确讽刺内容的绘画作品,寓意深刻。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二马图》两马)

《二马图》的画面十分简单,并排画有一肥一瘦的两匹马,没有任何背景陪衬。两匹马的外形、神态对比强烈。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二马图》右马)

右边那匹棕白相间的花马,膘肥肉厚,神采焕发。它踏着轻快的碎步,尾巴扬起飘动,一副养尊处优、自在得意的样子。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二马图》左马)

 

左边那匹棕色瘦马,画家用曲线,突出马的骨瘦如柴。瘦马的条条肋骨清晰可见,它低着头,步履蹒跚,尾巴卷缩着,一幅被人冷落、疲惫不堪的样子。

左右二马,一瘦一肥,一弱一强,形成强烈的反差。画家以写实的手段,采用极富表现力的线条勾勒,描绘马匹的轮廓,赋以色泽,颇具唐人画马的传统。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画后,画家写了一段一百四十多字的大段题记,对肥瘦二马作了一番议论。稍后笔锋一转,点明了此画的用意:“世之士大夫,廉滥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国,不失其为廉;苟肥一己而瘠万民,岂不贻污滥之耻欤!按图索骥,得不愧于心乎?”

画家是借这两匹马对当时官场的种种腐败和黑暗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将肥马比作为官不正的贪官,他们吸食民脂民膏,故而肥壮;又将瘦马比为廉洁奉公的清官,因为忙于政务而累得皮毛剥落,骨瘦如柴。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画中有一个细节,肥马的马首挽着笼头,但是缰绳却松开了,拖在地上;而瘦马不但有笼头,缰绳还套在马颈上。

一匹没有约束的脱缰之马,失去了控制,就会无法无天,鱼肉百姓而肥己。而有约束的拴着缰绳的马,有了管束才能尽心尽力、克勤克俭。这是画家对吏治的看法,可谓用心良苦。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画卷的拖尾,有元代鉴藏家柯九思等人的题跋,将任仁发与元代最著名的书画家赵孟頫相提并论。画卷上,还钤有乾隆、嘉庆等清代皇帝的多枚鉴赏印章。



    与任仁发《二马图》中“瘦马”看起来相似,实际上大异其趣的还有比任仁发更早的宋元之际的龚开的《骏骨图》。

 

元代水利工程师任仁发的马图——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十四)

              南宋末  龚开  《骏骨图》

 

南宋遗民画家龚开的《骏骨图》以线描为主要手段,描绘了一匹瘦马,肋骨和脊骨根根显露,但腿部依然健壮。长长飘动的鬃毛和尾毛显示出了秋风萧瑟、十分寒冷的感觉,而马的眼睛却炯炯有神,表现出不屈的神态。  

此图右上角书《骏骨图》三字,左下角署款“龚开画”。其题画诗写道:“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画后自跋云:“经言马肋贵细而多,凡马仅十许肋,过此即骏足。惟千里马多至十有五肋。假令肉中画骨,渠能使十五肋现于外。现于外,非瘦不可,因成此相,以表千里之异,顽劣非所讳也。淮阴龚开水木孤清书。”

 

依手卷的展开顺序(从右至左)看,任仁发的“二马”,不管是肥马还是羸马,都是向着阅画者走来。而龚开的瘦马是默默走开。。。

 

(本文部分文字取自网络和万君超先生的博文《任仁发与九马图》,特此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